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常委会公报 > 2014年 > 第三号

四川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十二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的报告》的审查报告

时间 2014-08-14 来源 四川人大网
[ 字号大小:]

2014年5月26日在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

四川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郑树全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为了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做好对“十二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的审议,省人大财经委提前开展了相关工作。一是对省经信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住建厅、省农业厅的“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调研,重点了解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教育、科技等规划实施情况。二是对部分市(州)“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调研,重点了解成都市城乡统筹发展和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情况,绵阳市工业发展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情况,泸州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情况等。三是参加“十二五”规划专家评审会,听取了相关专家和第三方评估机构的意见。四是赴南充市和遂宁市进行实地调研和座谈,了解两市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情况、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五是召开“十二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专题会,听取省发改委、经信委、教育厅、科技厅、农业厅、商务厅等部门对“十二五”规划《纲要》实施的意见建议。六是召开财经委全体会议,对省人民政府提交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进行了审议。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政策措施,规划实施总体进展顺利,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完成较好,各项重大任务有序推进,基本达到了预期进度要求。“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23项主要指标中,20个指标达到或超过规划进度要求,约占86.96%。尤其是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等8个指标超过预期目标平均进度要求,约占34.78%。3个指标未达到进度目标,约占13.04%,其中主要污染物排放中的氮氧化物排放量为约束性指标,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预期性指标。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省人民政府根据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国家政策取向以及结合我省现阶段发展的客观要求,经济增长既要保持快于全国发展速度、又要为我省调结构、转方式留足空间,对地区生产总值指标提出了调整建议,将后两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预期目标调整为9%左右,由此测算“十二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将达到11%左右,与“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确定的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左右的目标相差了1个百分点。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省人民政府对《纲要》实施情况的分析和评估全面客观、实事求是,进一步实施《纲要》的对策措施重点突出、切实可行,提出的规划《纲要》指标调整符合我省发展实际,有利于更好地完成“十二五”规划,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本次常委会会议同意省人民政府提出的《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十二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的报告》,批准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指标由12%左右调整为11%左右。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纲要》目标的任务艰巨繁重,尤其是“十二五”规划实施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当前,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还未消除,经济复苏进程缓慢,增长动力依然不足。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依然存在,投资、消费、外贸三大需求均有所放缓,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仍然较多。我省的省情还未根本改变,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显现,还面临着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统筹城乡发展难度加大,保障改善民生任务艰巨等困难。为此,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省人民政府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进一步转变观念,抓住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战略机遇,确保“十二五”规划顺利完成。一是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加快实施列入“十二五”规划的重大项目,积极主动对接国家稳增长调结构各项政策,超前研究谋划支撑未来几年发展的重大项目。二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扎实推进统筹城乡、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破解发展难题。三是抓好工业转型升级,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导和支持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等,进一步做大做强现有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新的工业增长点。四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注重以改革促进服务业发展,鼓励和引导更多民间资本进入服务领域,加快培育消费新增长点。五是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六是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加快发展,构建全省竞相发展格局。落实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和政策措施,全面提升县域经济实力。七是深入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八是持续增加民生投入,推进“十项民生工程”,切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创业的体制机制,扎实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不断加快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