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波,四川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高级农艺师、柑橘种植和营销专家、丹棱县生态源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以“二十年磨一剑”的不懈努力和执着追求,坚守农村,始终坚持优质柑橘的引种、培育、推广,探索种植技术,组织技术培训,注重品牌营销,圆了自己的柑橘产业梦,成了名副其实的“土专家”,成为推动丹棱桔橙产业发展的领路人和果农增收致富的带头人。
执着坚守农村,选育推广优质品种
1993年,陈波从家乡重庆来到中国桔橙之乡——丹棱县,在这里安家落户。他发现丹棱以脐橙为主的柑橘种植效益低,不挣钱,于是听从位于老家重庆北碚的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的专家建议,优化品种,经过长达十余年漫长而枯燥的新品种引进和选育工作,陈波所在团队找到了适合当地种植的“不知火”等多个优质杂柑品种,为丹棱县探索出一条独具优势的晚熟柑橘发展道路。现在丹棱县“不知火”“爱媛”“大雅柑”等优质柑橘种植面积超18万亩,产值超30亿元,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在新品种研发方面,经过17年的努力尝试,陈波参与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杂柑新品种“大雅柑”,2016年12月正式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通过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在四川、重庆、湖北等地推广达30多万亩,每年可为果农增收3.2亿元。2019年,他所在团队从“不知火”中选育出一个芽变品种“金乐柑”, 2021年6月18日,获得农业农村部新品种证书。2025年6月,又选育出新的芽变品种“雅美人”。

潜心钻研技术,示范引领产业升级
有了好品种,还需果农种出好水果。“不知火”属晚熟柑橘,是高糖高酸的品种,好吃不好种,最佳成熟期在次年3月份,果实越冬容易受冻,轻则掉果,重则绝收。陈波所在团队经过多年努力,探索出一套适合丹棱气候条件的安全越冬套袋、草生栽培、留树保鲜等整套绿色种植技术体系,通过套袋安全越冬,丹棱“不知火”特晚熟,最晚可延迟到第二年5月份上市,与脐橙、爱媛等产品实现错峰销售,效益可观,每年可为全县农民增收2亿元,果农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他成为引领丹棱桔橙产业转型升级的“职业农民”。
如今,陈波创办的合作社在全县已先后建立区域科技示范园、科普示范基地15个400多亩,新品示范园4个300多亩,杂交优质柑橘生产示范园50个1800多亩。丹棱桔橙草生栽培、生物防治、疏果控产、防冻越冬、科学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等一系列柑橘种植新技术开始引领行业潮头,实现了种植技术标准化生产,并在全国推广。
陈波还邀请以色列、日本以及国内专家20多人到丹棱进行技术指导。多年来,他在全省举办培训会、讲座1000多场次,发放技术资料10万余份,培训果农达3万余人次。

倾情创响品牌,促进果农增收致富
好水果如何卖出好价钱?种植户统一标准、合作社“抱团”闯市场、借助电商线上线下拓宽销售渠道、推动政府“站台”实现品牌高端营销……陈波做大做强“不知火”产业的“完整链条”,有力带动了丹棱和周边区县果农增收致富。
2008年,陈波牵头成立合作社,提供全产业链服务,辐射带动全县及周边区县“不知火”种植,实现了产业聚集和规模化发展。2009年,陈波首次将丹棱“不知火”带到北京新发地水果批发市场,租场地、搭简易棚,像摆地摊一样吆喝卖果。除了北京,陈波还跑了成都、重庆、浙江、上海,挨家跑超市、找销路,“不知火”这个优质水果逐渐打开了市场。2024年,陈波经过前期的深入考察与不懈努力,通过 “一带一路” 成功推动丹棱桔橙正式打入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当年实现销售量超200万斤,助农增收200多万元。今年,将进一步扩大出口规模,力争实现销售量超500万斤,以带动更多果农实现增收致富。
2015年,陈波投资2000多万元建起集数控分级、商品包装、冷藏、质量检测、品牌打造、互联网营销等功能于一体的水果集配中心,年处理水果4000多万斤,解决600余人就业,年带动果农增收3000多万元。
积极为民发声,服务群众建言献策
“作为一名来自农业一线的人大代表,我接触更多的是农村群众,我的关注点也更多地集中在‘三农’工作上,通过与广大群众的交谈,听取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的诉求,通过代表建议的形式及时向政府反馈,督促问题尽快得到解决。”陈波说。
自陈波担任人大代表以来,及时收集了解群众反映的问题,通过代表建议的形式,先后向各级人大提交了涉及产业发展、交通建设、民生保障等方面的建议10多条,这些建议都及时转交给了政府部门办理,并逐一得到了解决和落实,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称赞。2023年,陈波在走访中了解到,全省柑橘销售价格与往年相比呈现整体下降的态势,群众反映比较大。他一直在思考如何优化柑橘品种、提升柑橘质量和品牌效益,从而加快柑橘高质量发展……在经过充分的前期走访调研的基础上,陈波在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关于提升四川柑橘品牌效益的建议》,省农业农村厅通过国贸基地建设、地理标志培育、搭建服务平台等方式,持续优化提升柑橘品牌建设环境,推动四川柑橘走出四川、走进全国。柑橘木虱是号称“柑橘癌症”黄龙病的自然传播媒介,其寄主范围广、繁殖能力强、传染速度快,可直接导致柑橘黄龙病大流行。2024年,陈波了解到柑橘木虱相继在成都、眉山、资阳等地出现,经过充分调研后,他今年1月在省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加大柑橘木虱综合防控的建议》,省农业农村厅迅速办理落实,开展了“柑橘木虱统防统治”等专项行动,设置柑橘黄龙病和柑橘木虱监测点2000余个,正在起草《关于加强柑橘黄龙病阻截防控的若干措施》,确保防控工作取得实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凭借着在柑橘产业发展中的突出贡献,陈波先后获得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全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先进工作者、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省首届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等荣誉称号,他创办的合作社获得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农民合作社全国示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