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6月15日晚,无疑是雅安市第五届人大代表、蒙顶黄芽省级非遗传承人曾志东制茶生涯中的一个巅峰时刻,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金牌栏目《非遗里的中国》聚光灯下,他以精妙绝伦的传统制作技艺,生动还原了蒙顶黄芽“黄叶黄汤、甘醇鲜爽”独特风味的形成密码。

匠心坚守,让茶文化更具吸引力
“蒙顶黄芽作为中国黄茶的重要代表,堪称为‘茶中黄金’,其制作讲究‘三炒三闷’,茶叶呈现出‘三黄三香三甜’才是上品。”他的茶室里,陈列着“四川省制茶大师”“省级非遗传承人”等荣誉证书,见证着这位扎根名山蒙顶山三十余载的“守艺者”对传统技艺的执着追求。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曾志东深知“创新”对保护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性。他始终秉承“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的理念,通过不断完善优化发酵工艺,让茶汤更符合年轻人口味;严格把控制茶温度、湿度和时机等关键参数,使茶型更美观、品质更卓绝。
“茶之于我,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文化的载体与传承的纽带。文化是茶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也应该是中国茶的灵魂。《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决定》提出:‘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这一部署使我更加坚定了保护传承蒙顶黄芽文化的自信和决心。”曾志东言犹在耳,道出了一名人大代表和茶人的初心与使命。
聚心传承,以茶文化撬动旅游发展
如何让蒙顶黄茶非遗技艺“活起来”“动起来”“用起来”?这是曾志东一直以来对“传艺”孜孜不倦的思考和牵挂。
随着蒙顶山茶文化的影响力日趋攀升,他身体力行,积极发展春日“研学游”项目。今年以来,先后接待700余人来到自己的手工茶制作工坊体验和感受蒙顶山茶文化的非凡魅力。此外,他创新推出“非遗黄芽签售礼包”,带动全区黄芽产品俏销北京、上海等地,让非遗制茶技艺成为“活态传承和增收”助推器。
“通过《非遗里的中国》节目让我了解到了蒙顶黄芽的独特韵味,借着向曾志东拜师学艺的机会,还实地领略了蒙顶山的美景。”来自上海的周大哥赞叹不已。他还积极推动茶文化进校园,在他担任雅安市和敬汉嘉茶文化职业培训学校特聘老师以来,已累计培训5000余人,其中1500多人取得制茶、评茶、茶艺资格证,在培育新生代力量的同时,还促进了青年就业创业。

用心履职,让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多亏了曾志东代表协调联系了雅安市广聚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我们村设置广告牌,每年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3.8万元的收入。”名山区蒙顶山镇关口村党支部副书记邓成林很是感激,“作为我们村的发展顾问,他经常为村里的13家手工茶坊和1家茶企义务提供技术指导,他们生产的茶叶品质得到大幅提升,当地老百姓的鲜叶也不愁卖。”凭其深厚的专业素养与为民情怀,他在今年7月又荣获“第一批省级乡村工匠名师”殊荣。
曾志东自2021年当选为雅安市第五届人大代表以来,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积极为茶产业发展和茶文化保护建言献策。他提出“关于打造‘茶文化一条街’,助力雅安茶旅融合发展”“关于打造非遗工坊,让非遗‘活起来’”等建议。他还积极参加《雅安市蒙顶山茶文化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座谈会和《四川省非遗保护条例》执法检查等活动,所提建议均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办理。
“接下来,我将以此次‘央视亮相’为新的起点,继续在非遗传承与人大代表履职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不断探索非遗传承的新模式、新方法,让非遗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添砖加瓦。”曾志东满怀信心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