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代表工作 > 代表风采

人大代表贾国强:荒沟蝶变中的代表担当

时间 2025-11-05 来源
[ 字号大小:]


  在攀枝花市仁和区渡口社区弯腰树组,崛起了年销售额达45.6亿元的汽车产业服务园,千余名村民从“靠天吃饭”的传统农民变身为“家门口就业”的产业工人。这背后,离不开区人大代表贾国强的坚守与努力。

拓荒起步:让荒沟长出 “产业森林”

  2004年的弯腰树组,人均年收入仅2000元。贾国强带着村组干部先后三次赴成都、重庆考察汽车后市场,发现了三线城市汽车服务产业空白的商机。回村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召开17场院坝会,用“荒山变产业园”的沙盘模型说服村民:“征地款分了就花完了,咱们要建‘永远长钱的山’。”
  2005年,贾国强带领村民以每亩8000元的价格流转1150亩荒山,又以“土地入股+现金众筹”的方式筹集启动资金。通过近十年的攻坚,这片荒沟上矗立起68家汽车商家,创造了1.1万个就业岗位,年纳税额达2800万元(不含汽车购置税),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4万元。
  “产业建起来了,村民得有‘长期饭票’”。2004年初,由贾国强发起并经村民代表大会和社员大会多次策划论证,村民小组决定依托地理优势建一座汽车城,大力发展汽车产业。2011年5月,他又推动成立攀枝花社园投资有限公司,如今年均分红率达12%。

深耕不辍:助村民做大“共富蛋糕”

  “房子没着落,乡亲们心里就不踏实。”2015年,随着汽车产业园扩张,3个村民小组面临拆迁。贾国强带着卷尺走遍每一户,手绘137份房屋平面图,创下“零强拆、零上访”的拆迁纪录。
  如何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蛋糕”?贾国强把目光投注在了产业论坛上。2018年10月,他牵头举办“十年再出发•渡口村乡村振兴论坛”,邀请中国农科院、西南交大等科研机构、高校专家现场指导,促成4个项目签约,项目建成后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20万元。
  “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贾国强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为解决失地村民就业,他在社园投资公司设立“就业帮扶岗”,优先录用40岁以上村民;与汽车商家约定“每招10名员工中至少要有3个本地村民”。如今,弯腰树组18岁至60岁村民就业率达92%。

赋能发展:在村居奏响“和合乐章”

  渡口社区作为典型的城中村,曾面临“拆迁难、安置难、管理难”问题。为此,贾国强牵头制定“三同步”方案:同步规划产业用地、同步建设安置小区、同步培育集体经济。如今的渡口社区,住宅楼与产业园交相辉映,“村民变市民”的转型平稳有序。
  作为区人大代表,贾国强先后提交了关于加快攀西汽车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建议等10余条建议。在各方共同努力下,2023年仁和区被商务厅命名为攀西汽车服务业集聚区,争取到配套资金1000万元。
  贾国强的手机里存着287位村民的联系方式,备注“张叔家孙女要找工作”“李姐家房屋漏雨”等群众诉求。“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就是要俯下身子把群众的事办实,大家的日子才能过得更好。”贾国强说。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