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内江东兴食品加工集中区内,飞龙米业的智能化生产车间机声鸣响。清新的稻香在空气中弥漫,仿佛在诉说着初心与担当的故事。内江市人大代表、飞龙米业董事长尤英俯身捧起刚刚生产出的“甜蜜香米”,端详着米粒的色泽和完整度。
粮安根基 沃野同富
丰收时节,内江市东兴区石子镇的稻谷种植基地里,村民老李紧握着尤英的手,黝黑的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尤代表,真是太谢谢你了。今年我家20亩优质稻多赚了四千多元。”
在他身后,满载稻谷的货车正在过磅结算,现场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时光倒回几年前,这里的景象却截然不同——田间地头虽有好稻,却因销路不畅、价格低迷,让农户们辛勤的付出难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彼时,尤英带着合同挨家走访,郑重承诺“优质优价、不打白条”。在石子镇龙安村和太和村,以高于市场价30%的价格收购困难户的优质稻,使26户困难户当年就实现了稳定增收。
五年来,尤英带领企业通过“订单+”模式,建设优质稻种植基地3.6万亩,完成“订单”10余万亩,并助力粮农每亩增收220元以上。此外,随着新厂区投入使用,米厂及深加工、农业公司将新增300个就业岗位,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保障粮食安全,既要藏粮于地,也要藏粮于技,更要藏粮于民。尤英说:“让农民种粮有钱赚,粮食安全更有保障。”
履职印记 枝叶关情
在尤英的手提包中,总放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翻开本子,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员工的心声、农户的期盼、群众的诉求。这是她始终如一的习惯——倾听身边人的声音。
尤英努力当好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她先后提出关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推进再生稻产业集群发展、开展民营企业用工政策规范化培训等多件代表建议。
这些建议的及时办理,助推了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粮食产量逐年递增,员工福利得到更好保障。尤英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先富带动后富”的时代内涵。
稻香千年,初心依旧。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尤英和她的乡亲们,正在谱写着一曲曲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她计划继续带领企业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贡献更大力量,把“订单”扩展至20万亩,通过“订单+”模式带动10万农户增收。
尤英说,她将继续用一颗“粮”心书写担当,把为民初心融入产业发展、促进就业、投身公益中,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