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人大工作面向代表、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是人大工作的基石,做好乡镇人大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为此,都江堰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通过抓队伍、扩渠道、强考核、重宣传、评先进等多项措施,力促乡镇人大工作提水平上台阶,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狠抓队伍建设,筑牢乡镇人大工作基础
一是在2012年初都江堰市市、乡镇人大换届选举中,各乡镇均依法选举产生乡镇人大主席,乡镇党委书记不再兼任,解决了乡镇人大专职副主席长期不能“转正”的问题,为乡镇人大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各乡镇人大均配备了1-2名专职工作人员,符合条件的享受乡镇中层干部待遇,改变了过去由乡镇人大副主席到各科室“抓壮丁”的窘况。三是定期组织乡镇人大工作人员培训,学习《宪法》、《代表法》、《选举法》等与乡镇人大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提高依法开展人大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四是每季度召开一次乡镇人大工作会,各乡镇人大开展工作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二、开展“四项活动”和“两个全覆盖”,创新代表工作方式
从2009年开始,都江堰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市市、乡镇两级人大代表中广泛开展“四项活动”和“两个全覆盖”工作。“四项活动”是指代表小组活动、“我为都江堰发展献一策”活动、代表述职活动和代表联系选民活动。“两个全覆盖”是指代表参加市人大常委会、乡镇人大主席团各项工作“全覆盖”和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乡镇人大主席团成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全覆盖”活动。“四项活动”明确了代表活动的方式方法,重在“定性”方面;“两个全覆盖”明确了要达到的程度和范围,是“定量”方面的要求,两者构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经过三年多的实践和不断总结完善,都江堰全市已形成了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的代表工作机制,改变了各乡镇长期存在的代表工作随意性大的问题。
三、实行量化考核,促进乡镇人大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
制定了十分细化的乡镇人大工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每开展一次视察活动、每组织一次代表述职、每发表一篇信息均可得到相应的分值,同时也鼓励工作创新,从而量化了乡镇人大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易于各乡镇操作和实施。其次,改变过去“排排坐、吃果果”、“吃大锅饭”的做法,由市人大常委会成立的一个考核组负责所有乡镇的考核,“一把尺子量到底”,确保考核公开、公平、公正。第三,将考评结果纳入市委市政府目督办对乡镇全年工作的考核,实现了乡镇人大工作考评结果与该镇所有工作人员的目标奖挂钩。
四、加强宣传工作,展示乡镇人大风采
加强宣传是推动乡镇人大工作的有效手段,都江堰市人大常委会对此十分重视。一是创办人大机关刊物《为民》杂志,为乡镇人大提供宣传平台,已出版14期,发行14000余册,采用各乡镇人大稿件200多篇。二是在都江堰电视台、都江堰快报开辟专栏宣传人大代表先进事迹,已有40多名人大代表的先进事迹被刊登、播出。三是创办手机短信平台,已发送乡镇人大工作动态500多条。四是扩大投稿渠道,乡镇人大已有40多篇稿件被中国人大网、人民权力报、民主法制建设、四川人大网、成都人大网等媒体采用。五是评选乡镇人大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调研文章,并在人代会上进行表彰。通过这些宣传活动的开展,激发了乡镇人大的履职积极性,有效提高了乡镇人大的工作水平。
五、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形成积极向上、奋勇争先的工作氛围
全市乡镇人大工作是一个整体。为促进乡镇人大更好地履职行权,都江堰市人大常委会从2009年开始,组织开展了以“为灾后重建献计出力”、“为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献计出力”为主题的争先创优活动,评选“先进代表小组”、“先进乡镇人大主席团”、“优秀议案、建议批评意见”、“议案、建议批评意见办理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人大工作先进个人”、“乡镇人大信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优秀调研文章”等,并对获奖人员在人代会上进行表彰,整个都江堰市人大系统形成了积极向上、奋勇争先的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