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历时半年调研——
“农村的孩子课外就是疯耍,城里的孩子几乎都在补课。”“社会教育的缺失,让很多青少年不能正确看待各类社会现象,容易产生消极、自闭、抑郁等心理”……
1月24日晚,在金牛宾馆省政协委员驻地,省政协委员、团省委副书记刘会英坐在笔记本电脑前,回想着一些委员和代表担忧的这些问题,逐字完善一份名为《关于加强我省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几点建议》的提案。“为了这份提案,团省委去年夏天就启动了调查。我打算在这次政协会上,以所在界别(共青团四川省委、省青联、体育)的名义提交大会。”刘会英告诉记者,在1月22日,政协会议开幕的前一天,团省委邀请了部分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委员,参加2013年四川省“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座谈会,大家就如何加强我省青少年社会教育深入交流。
在座谈会上,参会者桌前都有一份调研报告。去年8月至11月,团省委组织青少年问题专家,在8个市州开展调研、走访和倾听活动。调研后发现,在最近半年内,43.8%的青少年没有去过体育场馆,57.5%的青少年没有去过美术(艺术)馆,67.1%的青少年没有去过青少年活动中心……
省人大代表、团省委书记张彤认为,社会教育缺失导致青少年在一定程度上社会适应能力差,与社会脱节,容易出现人际交往障碍。
座谈会上,大家提出了很多建议,比如把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经费纳入各级政府预算中,大力扶持以青少年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社会组织……这些意见,现已全部纳入刘会英委员正在完善的提案中。她说,“希望这份来自基层、历时大半年的提案,能够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