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江宁
全国两会期间,四川团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李家明指出,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西部目前面临的机遇和东部是一样的,希望四川要“赢在起跑线上”。
战略性新兴产业之所以具有全局、重大意义,是因为它们代表了全球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走的是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道路,产品附加值高、市场需求巨大并且对关联产业的带动能力强,是将来一段时期经济增长的亮点和支柱。正因如此,谁提早布局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谁就可能抢占未来世界产业的制高点,并在今后较长时期内争取到新的发展动力和国际经济贸易中的主动权。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要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为包括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当前,国家实施的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有利于我省发挥自然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产业基础较好、科技人才众多等优势,有利于促进四川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区域竞争力。
可喜的是,尽管身处内陆,但四川近年来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已从财政、税收、干部培训、人才引进等多方面采取了行动。例如,针对新兴产业投入周期长、风险大,企业家有顾虑的情况,省财政和省经信委在财政投入上已筹集了22亿元的专项资金,以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之初政府资金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作用和扩散效应;新材料行业在整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成都市专门出台了对新材料行业的11项扶持政策,及时从贷款贴息、技术资金补贴、知识产权融资质押抵押所需的融资担保、创业投资风险补偿等各个方面对产业成长进行支持和鼓励;为了更新管理者的知识、观念、管理方法,省委组织部、省经信委又联合省内高校开办了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题研讨班。这些,都是促进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良好举措。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包括四川在内的西部欠发达省份是全新的探索,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对此也并非驾轻就熟。既然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谁布局得早,谁动手更快,谁的规划更结合实际,更能从系统出发、从高端思考,那么谁就更有可能抓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契机,为在本地区实现跨越发展创造条件。赢在“起跑线”上,西部同样可为,四川大有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