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日,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环保厅厅长姜晓亭就四川环保的一系列问题,接受了川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记者采访,并与四川在线天府论坛网友互动,回答网友提问。
关键词:今年建议
今年全国两会,姜晓亭说自己“只写了两条建议”,但他的建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与《“十二五”规划纲要》有不谋而合之处。一是提请加快治理农村的大规模畜禽养殖,二是加大治理城区里的汽车尾气。前者,是农村氨氮的主要来源之一;后者,则是城区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
关键词:垃圾分类
成都大街上,随处可见分类垃圾桶,可是,并没有多少人清楚自己手里的垃圾究竟该丢进哪个垃圾桶。姜晓亭坦言,我国的垃圾分类显得非常粗略,如何让老百姓搞清楚垃圾如何分类?在有13亿人口的中国,将会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养成习惯是过程,普及也需要过程,但必须这么做。”
关键词:成渝经济区
成渝经济区已成为两会热门词汇之一,快速发展势在必行。如何在区域内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姜晓亭表示,高速发展也要做到环保,审批项目要考虑环保为先,不环保就直接说NO,“一定要留下这片蓝天这泓清水,否则发展就没有意义。”
姜晓亭说,成渝经济区未来的发展中,涉及引进项目,如果环保上没问题,“我们马上办抓紧办。”如果项目完全不环保呢?“四川或者说成渝经济区不能接受这个项目,那么就NO,直接推了,这也是环保部门行政职责范围内的事儿。”
个人感受>>>
回到成都,他还是无法习惯
除了工作关系,姜晓亭个人对氮氧化物的约束性指标也是拍手称快。曾经出任乐山市长、市委书记的姜晓亭,在乐山工作生活了7年。去年初任省环保厅长回到成都,他还是无法习惯,其中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塞车,二是汽车尾气——城区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近年来,成都的空气质量逐年上升,但离开几年再回来,姜晓亭发现自己很久适应不了,“跟乐山相比,差距还是有。”
今年工作>>>
主要污染物的总量减排
“这既是国家的任务,也是老百姓环境权益的问题,希望可以实现‘十二五’的开门红。”
加强对各种污染的预防和控制
“不要让污染形成了之后再进行控制,在上项目时就把它控制住。”
川报集团全媒体中心特派记者 吴楚瞳 摄影 喻茂 北京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