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隆重召开 !!!
一把金钥匙如何打开四把“锁”?
时间:2011-03-09 来源:四川日报

  新华社记者连线四川农村,会同代表委员和网友,共话“十二五”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媒体看四川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而“长久不变”、“确权颁证”、“自愿流转”、“占有收益”等涉及农村土地改革的关键词也写入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
  新一轮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被誉为农民增收的“金钥匙”。但这把“金钥匙”如何打开农民的四把“心锁”?
  “心锁”一:长久不变,多久是“长久”?
  【纲要草案关键语】“完善农村土地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
  【网友疑问】新浪网友“大嘴猴”发帖说,“长久”到底是“多久”?
  【代表委员回应】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华福周说,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期限问题,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明确长久不变就是要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直接提升土地的价值,这有利于调动农民对耕地、农业投入的积极性,维护农民的自主权。
  【会外连线】四川省双流县瓦窑村是全国第一个试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的地方。该村村民卢登万对记者说:“以前土地承包有期限,谁家添置人口了,一两年还得重新分一次田、地,谁都不愿意在承包地里大投入。现在就不同了,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让我们可以更加安心、放心地流转自己的土地或加大投入了。”
  “心锁”二:农地确权到底有多大意义?
  【纲要草案关键语】“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
  【网友疑问】网友“未来农民工”发帖说,确权是表象,关键要给农民多大的自主经营权,赋予农民携带资产自主参与市场竞争的经济职能?
  【代表委员回应】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夏涛说,确权颁证是在农村进行的一次 “明晰产权”的改革,是建立城乡一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这个权属证书是确权颁证的关键。
  【会外连线】成都市新津县的袁山村是较早进行农村产权改革试点村之一。该村村民袁福清早在2009年就拿到了他们家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等权属证明。袁福清说:“我们农民最大的财产就是土地和房屋,以前既没有什么东西能证明,也没有办法变现融资。如今有了这些法定证件,我们才感到它受到的法律保护。”
  “心锁”三:农地流转范围有多大?
  【纲要草案关键语】“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网友疑问】网友“等待城镇化的农民”在天涯论坛发帖:这个流转的范围能有多大?必须要有一个与城市资本相通、更加广泛的土地流转体系和平台。
  【代表委员回应】四川代表团廖继康代表说,流转必须要循序渐进,要在政府的指导下规范实施,要警惕农村重蹈个别城市炒地皮的覆辙。
  【会外连线】从2008年地票(农民土地的使用权证书)试点运行至今两年多时间,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共组织举办地票交易会20场,交易地票3.82万亩,均价每亩13万多元。
  “心锁”四:流转收益农民能够分多少?
  【纲要草案关键语】“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
  【网友疑问】网友“窝窝我窝”在四川新闻网麻辣论坛发帖认为,如果不明确土地流转的级差收益的分配比例,明确农民究竟能拿到多少,怎么认定并保障农民的权益呢?
  【代表委员回应】华福周代表说,城乡间因土地流转形成的土地级差,也是统筹城乡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土地流转收益应该由占有它的农民所得。
  【会外连线】2006年以来,成都市利用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政策,低价值的建设用地指标,可以“飞”到高价值的地区,既解决了城市化发展需要,又使边远农村获得较高的土地收益,据统计,实施了“飞地”政策的农村,平均每个村土地整治专项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的投入可达4000万元以上。(据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上一篇:传递两会声音的老人
下一篇:代表8年拍两会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或IE6以上版本浏览本站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网站维护: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息中心  ICP备案编号:蜀ICP备11021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