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隆重召开
专题导航
  • 司法为民服务大局——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
    时间:2011-01-21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摄影:谭家康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刘玉顺在大会上作工作报告

     

      去年,全省法院受理各类案件494376件,办结452098件,同比分别上升2.73%、4.31%。1月 20日上午,在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与代表们见面。
      2010年,全省法院突出“服务大局、能动司法”主线,以执法办案为第一要务,践行司法为民、服务大局,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两个加快”提供司法保障。
      【亮点】
      深化大调解矛盾化解在基层
      全省法院去年共培训调解人员8.4万人次,指导调解纠纷2万余件,审查确认、执行调解协议14098件。各级法院普遍建立立案调解中心,实行全程全员全域调解。全省法院调撤结案208063件,一审民商事案件调撤率66.63%,同比增长4.44个百分点。
      【解读】
      黄国清(省人大代表、洪雅县县长):起源于四川的大调解被推广到全国,我省法院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以洪雅县为例,构建大调解体系前,法院执行兑现率40%左右,而去年这项指标达71%,申请执行率下降18%,这说明在法院的推动下大量案件案结事了。
      【亮点】
      量刑规范化增强司法公信力
      去年全省法院审结各类刑事案件36643件,判处罪犯33652人。审结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严重暴力犯罪等案件15545件。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贪污贿赂等犯罪,审结案件2417件。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积极推进量刑规范化改革,统一15种常见犯罪的量刑标准。
      【解读】
      刘先赋(省政协委员、四川五月花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
      2010年10月1日以后,全省法院将量刑环节纳入法庭审理程序,当事人、检察院、律师等各方均发表量刑意见。推行量刑规范化,规范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同时量刑过程和标准更公开、更透明、更阳光。
      【亮点】
      信息化建设促司法公开公正
      2010年,全省法院建成三级法院局域网并联网,实现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共享。除涉密案件外,所有案件从立案、审判、执行、信访各个环节,全部证据材料、办案信息同步上网。在内部透明运行的基础上,实行裁判文书网上公开、庭审信息网上查询、庭审网络直播,让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监督法官和审判活动。
      【解读】
      霍晋燕(省人大代表、德阳市公安局技术侦察支队支队长):去年,德阳市中院专门安排一名工作人员与我对接,及时向我通报法院的工作情况。同时,省高院还将法院审判重案要案及其他重要事项编成手机短信发到我手机上,平均每个月都能收到2-3条短信。希望全省所有执法机关都能推行这种网上办案模式,并根据需要实现信息共享。
      【亮点】
      多部门联动联合执法对付“老赖”
      去年,省高院与多个部门会签协助执行意见,全省共形成11项共同解决执行难协作机制。全省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100421件,执结案件90097件,执结标的181.08亿元,执结率为89.72%。
      【解读】
      崔太平(省人大代表、四川恒通评估师事务所主任):去年全省法院的执行工作亮点很多,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法院内部管理得到强化,实现“裁决”和“执行”分离,限制了利益相关人干预执行的情况;二是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党委政府等支持的环节,实现了执行联动;三是对不配合的被执行人,通过多种方式迫使其尊重法院的判决;四是去年省高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等联合研究了执行中进一步规范司法鉴定评估课题,不久后将出台这方面的规定。

     
     
      上一篇:服务民生强化监督——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点击
    下一篇:代表建议紧贴百姓话题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或IE6以上版本浏览本站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网站维护: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息中心  ICP备案编号:蜀ICP备11021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