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在绵阳市游仙区开元社区,见到陈邦贵代表之前,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区基层工作者的忙碌。从组织社区党员学习到完成换届选举,从化解邻里纠纷到为困难群众送温暖,大小事务在这个名字貌似男人的精干“女能人”指导下有序推进。
陈邦贵说,在即将召开的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她的关注重点在“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引导基层组织建设得‘更有活力’”的内容上。她表示,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基层组织建设的加强和细化,大学生进入社区工作,“一站式”便民服务站建设完成,“三有一化”(有钱办事、有人办事、有场地办事和共建区域化党建格局)的实现,基层工作服务能力和效能大大提高。但是,在新形势下,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仍是制约基层组织更好发挥“活力”作用的“瓶颈”。
“我们希望有完善的法规来引导。”陈邦贵说,目前,我国指导基层组织建设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已颁布21年,部分内容难以适应当前工作。她认为,国家应该适时启动修改计划,根据新形势,重新明确基层组织管辖范围、职责功能和定位等方面内容,让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功能完善、充满活力、作用明显、群众满意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和其他所有身在地震灾区的人一样,陈邦贵更多地关注灾区偏远乡镇和角落的重建和发展。她认为,灾区重建工作还需要在广度和深度上延伸,让灾区所有角落都不会被“边缘化”。
“十二五”规划发展,陈邦贵充满信心。她说,她将继续带领党员在社区组织建设上更多做些努力。一是搭建好班子队伍,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社区组织建设,让社区组织更有活力,完成好上级的指示和任务,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好务;二是更加关注民生改善。在“一老一小”管理服务工作上更加周全贴心,加大志愿者服务工作力度,加强未成年人的引导和教育,发挥社区内单位退休人员余热,更多地为社区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