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初冬的乐至在经过近十天的阴雨天气后放晴。早上,太阳驱散了冬雾,把天空照得异常明亮。阳光下,田野、山坡盛开的金黄色野菊花格外绚丽。
下午两点,乐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廷跃和副主任李民新分别率领视察组,对农村公路管护情况进行视察。
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十五”期间,通过县政府及主管部门三年大会战,乐至县城至主要乡镇的油路基本建成。同时,全县掀起了通村水泥路建设高潮。“十二五”期间,按规划全县将实现所有乡镇村村通水泥路。目前,全县建成县、乡油路400余公里,村道水泥路1800多公里,到明年底,村道水泥路将达到2200多公里。农村水泥公路里程越来越长,养护管理的突出问题也越来越迫切地摆在县政府及主管部门、乡镇、村的面前。为监督县政府及主管部门、乡镇、村管护好农村公路,延长农村公路使用年限,增加农村公路通行安全系数,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专题视察。
视察组分赴孔雀乡、东山镇、回澜镇、龙溪乡、宝林镇、劳动镇的部分村,视察村道水泥路的管护情况。所到之处,边听取乡镇、村领导关于村道养护管理的情况汇报,边现场察看村道管护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认真听取乡镇、村及村民对村级公路管护的建议意见。
现场视察结束后,两个组集中听取了副县长秦明忠代表县政府所作的关于农村公路管护的情况报告。在审议中,与会人员根据视察和平时所掌握的情况纷纷发表意见。常委会副主任李民新说,做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是保证农村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交通环境的关键,意义十分重大。从目前情况看,全县还有一些村没有建成水泥公路,已建成的农村水泥路缺养、失养情况较为严重,管护不到位;部分地方由于线路长,再加之贫穷,农民拿不出钱,修路积极性不高;修建中,承建方有偷工减料的现象,质量得不到保证……。县政府及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解决存在的具体问题。第一,从农村公路的规划到建成使用,要做到建设、监督、管理、养护四到位。第二,在乡镇建立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站要专起来,真正担负起养护、监管职责。第三,县下拨的每公里1000元的管护经费要落实到位,各乡镇必须做到专款专用。第四,主管部门、各乡镇、村要认真按照《乐至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的规定狠抓落实,政府及主管部门要经常检查督促,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延长农村公路使用寿命。
人大代表、常委会专职委员冯期智、卿尚友等认为,农村公路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是规划设计标准低,从发展的眼光看,路面太窄,且厚度太薄;重建轻管思想较普遍,养护管理落不到实处;一些村水泥路损毁严重,养护水平不高;政府出台奖励政策滞后等。针对问题都分别提出了建议意见。
常委会主任黄廷跃要求县政府及主管部门在下步工作中务必从四个方面入手抓好农村公路的管护工作。(一)加强管养宣传。要组织各乡镇和交通运输部门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进行广泛深入宣传,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爱路、护路意识。农村公路是与老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家门口的道路,每个老百姓必须以“主人翁”的精神主动爱路、护路,做到见水必排,见缝必补,见空必灌,见碎必修。形成“人民公路人民养、养好公路为人民”的共识。(二)加强人员培训。农村公路养护工作需要专业的养护队伍,养护人员须懂得一定的养护知识和操作技能,各乡镇交管站配备的人员缺乏养护专业技能,无法适应养护工作的需要,因此要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养护人员培训,以提高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熟练掌握养护技术,确保“有人管养”。(三)健全管养机制。为调动乡镇的积极性,保证预防养护和及时养护、降低养护成本,县政府要根据考核结果将养护经费拨付到位。对于村道养护资金不足相关问题,每年按照“一事一议”政策筹集解决,设立专门养护基金。同时,加大养护资金的使用监管,确保专款专用,做到“有钱可养”。(四)加大考核力度。根据《乐至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将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纳入政府对各乡镇年终目标考核。同时,把考核结果与养护经费补助挂钩,以分值确定拨付养护经费的比例,做到“有法促养”。
副县长秦明忠、交通局长欧阳明表示,下步工作将根据县人大常委会的要求进行整改,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全县农村公路在精心养护、科学养护、可持续养护的道路上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