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开展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活动,是代表依法履行职务,关注民生,集中民智,充分反映民意的重要形式。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这对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乐至县人大常委会以“落实三项制度、建好一个平台、开展一项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更新工作理念,完善工作制度,改进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法,代表联系群众工作亮点纷呈。
接待上访,倾听民声解民愁
常委会建立并落实了主任接待日制度,每月安排7天时间,由主任或副主任带领部分代表,轮流接待来访群众。对群众来访中反映的热点、焦点问题和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常委会结合监督工作实际,通过组织视察调研、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等方式,促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合理建议得到及时采纳。一是针对群众反映的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组织人大代表深入企业、农村和社区视察调研,走访群众,听取意见,再根据视察调研掌握的情况,向“一府两院”提出意见建议,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二是针对群众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组织开展专题执法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行为,促使“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三是针对群众意见较大、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常委会及时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作出审议意见,督促“一府两院”改进工作,依法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省市县人大代表、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廷跃在多次接待群众来访中了解到,许多群众盼望加快盐湖新区规划建设;不少群众对推进我县主导产业优化升级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于是及时向县委作了汇报,然后召集相关领导和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在人代会期间,形成了《加快盐湖新区规划建设议案》和《关于加大力度培育发展“3+1”主导产业议案》,提交县第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为加快推进盐湖新区规划建设,促进我县主导产业优化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民旁听,扩大公民知情权
常委会进一步完善了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公民旁听办法,对公民旁听“一府两院”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的事项作了进一步规范。根据规定,旁听公民可就县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内容提出书面意见和建议,由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收集整理后报主任会议研究处理。这一制度的建立,扩大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彰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精神。同时,公民旁听能够为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重大决策、决定和审议意见提供更多、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真实情况,促进常委会组成人员、代表与公民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工作沟通。2013年以来,县人大常委会共邀请了21名公民旁听了常委会会议,旁听公民积极参与,并针对听取的专项工作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有参考价值的建议意见。
代表述职,搭建选民“连心桥”
常委会建立并落实了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办法和代表述职评议办法,规定代表应采取多种方式密切联系群众,且在任期内,每位代表向原选区选民述职不能少于一次,让选民了解代表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的情况,同时也让代表主动听取选民意见,接受选民监督,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履职水平。2013年11月,县人大常委会指导回澜镇人大主席团开展了县、乡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工作,4名县、乡人大代表向原选区选民代表述职,并当场接受208名选民代表评议,4位述职代表所获满意票均达到了90%以上,评议结果均为满意。述职后,代表接受了选民代表的询问,评议后,代表作了表态发言,增强了代表履行职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密切了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联系。
建好网站,拓展沟通新渠道
常委会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通过建好乐至人大网站,拓展了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新渠道。高度重视人大网站建设,精心设计网站版面,其内容涵盖了常委会及其工作机构设置、工作职能、工作制度等栏目,专门设置了“代表工作”、“代表风采”栏目,及时发布代表活动计划、议案建议办理情况等信息,加强常委会与代表、代表与选民的沟通联系,引导代表利用网络,丰富履职形式。网站还特别设立了“常委会信箱”栏目,公布了信访电话和电子邮箱,并落实专人负责收集、汇总群众反映的问题,通过告知、交办、督办等方式,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单位及时作出处理和回复,让网民切身感受到,在人大网站发帖提出的意见建议,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截止2013年12月1日,已有43万余人次访问了县人大网站。
三问于民,关注民生促发展
常委会认真开展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的“三问于民”活动,组织代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村入户召开会议、个别座谈、现场走访、问卷调查,查找基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收集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与干部群众反复商讨,理清发展思路,研究发展举措。县委书记、县人大主任和全体县级干部带头与全县29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深入乡镇、村(社区)、学校、医院、个体户、种养殖业大户、村(居)民家中,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面对面恳谈交流、走访结对帮扶困难群众、召开基层干部群众座谈会,以及开展民主测评、问卷调查等形式,多方面征求意见建议,梳理出了乡镇在村两委班子建设、新农村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保医保等惠民政策的落实、土地流转、留守老人赡养和留守儿童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在与镇村班子和群众座谈、讨论的基础上,就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场镇规划建设、信访维稳等方面,提出了120余条针对性较强的意见和建议,为群众办好事实事200余件,缓解了基层群众“用电难”、“出行难”和“用水难”等一系列困难,使代表与群众之间构建起更加开放、互动、畅通、紧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