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人大

遂宁市:监督“发力” 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时间 2025-07-16 来源 人民权力报
[ 字号大小:]
  社会保险公共服务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系着社会稳定。近年来,遂宁市人大常委会聚焦群众关切,以有力监督推动社会保险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推动政策红利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交出了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靶向监督 让服务优化提质“惠民生”

  “现在办理退休手续一个窗口就能办完,真是太方便了。”在市社保服务大厅,刚办完退休手续的张阿姨连连称赞。这一变化,正是市人大常委会强化监督推动服务升级的生动缩影。
  社会保险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市人大常委会将其作为监督重点,通过专题调研、审议报告、跟踪督办等方式,督促政府不断优化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让群众充分享受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成果。如今,全市已建成15个县级以上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大厅),1214个基层服务窗口遍布乡镇社区,实现“城市10分钟、农村半小时”服务圈全覆盖。同时,人社、医保部门将114项服务事项纳入标准化规范,38项社保业务下延至乡镇,28项业务实现线下通办。
  “曾经需要群众来回奔波的参保登记、异地就医备案等业务,如今在‘家门口’就能轻松办理。”市人大社会建设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职责赋予使命,监督服务人民。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推动下,截至2025年4月,全市基本养老保险覆盖201.7万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266.03万人,法定人群参保率持续提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平均待遇从最初的每月几百元有了较大幅度的跃升,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也得到了提高。“一窗受理”改革让业务办理时间从平均20分钟压缩至5分钟,群众满意度达100%。
 
直击痛点 让问题整改落实“见成效”

  “基层服务力量不足,群众办事还是不够方便。”“社银合作仅停留在社保卡业务,服务范围太窄。”
  在调研中,市人大代表直指问题。针对这些痛点,市人大常委会列出问题清单,提出意见建议,督促政府部门靶向整改。
  针对基层承接能力不足的问题,市人大常委会推动人社、医保部门开展“基层服务能力提升行动”,组织专题培训120余场,培训基层工作人员3000余人次,还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配备专职社保工作人员。
  为破解社银合作难题,市人大常委会督促相关部门与银行签订深度合作协议,推动银行网点新增参保登记、待遇资格认证等高频服务事项。如今,在全市120个银行网点,群众不仅能申领社保卡,还能“一站式”办理社保查询、缴费等业务。
 
持续跟踪 让长效机制建设“真管用”

  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市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审议意见落实得怎么样?群众还有哪些新需求?市人大常委会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建立完善了“监督——整改——反馈”的工作闭环长效机制,通过定期回访、满意度测评等方式,持续跟踪审议意见的落实情况,切实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手、群众不满意不罢休。
  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下,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运用“城市大脑”大数据平台,对社保基金运行进行实时监测,累计预警异常数据2000余条,追回违规资金236.24万元。同时,创新推出“档案预审”机制,提前3个月为临退人员审核档案,今年已预审近300件,有效避免因材料不全导致的退休办理延误。
  “社会保险公共服务事关千家万户,我们将持续强化监督,推动服务再优化、质效再提升,让群众的幸福更有‘质感’!”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能办事”到“好办事”,从“办成事”到“办好事”,市人大常委会正以有力监督,为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