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人大

成都市锦江区人大:代表联系点精准服务新就业群体 赋能基层治理末梢

时间 2025-08-01 来源 成都市锦江区人大
[ 字号大小:]
  新就业群体,是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成都市锦江区人大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将代表履职触角延伸至基层一线,聚焦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职业发展、生活保障、身心健康、家庭关爱等核心需求,以“驿站+联系点”双功能融合模式,精心打造“小牛哥驿站”人大代表基层联系点,组织实施了一系列“暖心工程”和“赋能行动”,让新就业群体在享受贴心服务的过程中增强对城市的归属感、在共享治理成果中增进幸福感,以扎实举措架好“连心桥”,激活城市治理的“神经末梢”。
 
 
阵地前移:让“小驿站”打开“民意窗”

  锦江区立足新就业群体流动性强、户外作业时间长的特点,将阵地扎根于新就业群体日常工作的核心区域和必经路段。驿站内配备了饮用水、手机充电、应急药箱、雨具租借、微波炉等基础便民设施,为奔波在外的快递员、外卖骑手等“小牛哥”提供歇脚、补给、避雨等“过路式”基础服务,解决他们“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急难愁盼问题,让他们在忙碌间隙有个温暖的“歇脚点”。
  “这里不只是歇脚补给的‘暖心港湾’,还是人大代表倾听心声的‘民意联络站’。”区人大常委会以打造“人大代表基层联系点”为重要抓手,推动“小牛哥驿站”从单纯的服务补给站,升级为汇聚民智、传递民意的“前沿阵地”,让人大代表能更直接、精准地掌握基层动态,为履职尽责筑牢根基,让基层民主的“根系”在贴心服务与密切联系中拓展延伸。
  


精准服务:用“微实事”汇聚“大温暖”

  根据新就业群体工作强度大、风险高的特点,区人大常委会推动交通、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组织新就业群体开展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应急救护等专题培训,详细讲解恶劣天气行车注意事项、电动车安全充电规范、配送途中突发状况应对等培训内容,用生动的案例和实用的技能,为新就业群体系紧“安全带”。
  针对外卖骑手、快递员电动车使用频率高、易损耗的实际困难,区人大代表刘鸿博积极协调资源,不定期开展免费检查维修活动,邀请专业维修师傅,提供轮胎充气、链条润滑、简单故障排除等免费服务,切实解决车辆“小毛病”影响“大单量”的后顾之忧,保障其顺利接单、安心出行。
  区人大代表邓姗姗、余映和刘建华等积极协调,在“小牛哥”驿站设立“爱心冰柜”,为更多的户外工作者送上夏日的清凉,用真心、真情、真爱传递城市之美。顺丰同城快递员张星宇说:“天气非常热,我从这里路过,看到有爱心冰柜,从这里拿了一瓶水,感觉非常方便,希望这样的冰柜能更多一点。”
 


双向奔赴:以“新力量”共塑“新治理”

  为打破“单向服务”的惯性思维,着力为新就业群体搭建制度化的治理参与通道,让“流动的力量”深度融入城市治理肌理,区人大常委会依托“小牛哥驿站”人大代表联系点,组织人大代表与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代表开展“圆桌议事会”,通过“群众点题——代表建议——人大交办——部门承办——结果反馈”的全链条闭环机制,将新就业群体“接地气的建议”转化为精准治理方案。
  为充分挖掘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熟门熟路”的职业优势,引导他们从“城市过客”转变为“治理主角”,区人大常委会邀请公安、城管等部门开展专题培训,指导他们识别安全隐患、记录民情线索的方法,让快递箱、外卖包变成“移动民情收集箱”;同时推动建立“四双服务”治理机制,对提供有效治理线索的新就业群体,给予线上“小牛哥”微信小程序“积分商城”物资兑换、线下免费技能培训等奖励,激发参与热情。
  区人大代表王柯皓每月组织开展“小牛哥”爱心跑腿“结对”活动,为辖区残疾人和空巢老人递送爱心餐菜,解决吃饭问题,给予陪伴关怀;外卖骑手小李在送餐途中发现楼道电线裸露,拍照反馈后推动社区开展电路检修;快递员小王发现老旧小区厨房冒烟,立即敲门提醒房主,避免火灾的发生。这种“服务换信任、信任变参与”的良性循环,让基层治理既有精度又有温度,更让每一位新就业者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治理坐标”与“价值认同”。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