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乐山市峨眉山市黄湾镇,当村民的“你一言我一语”化作纯阳殿修缮的施工图,当医护人员拎着药箱入户送诊……民主之花也在山水间与街巷中竞相绽放。
近年来,乐山市人大常委会探索坚持“接准地气、破解困局”的实践思路,聚焦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大小凉山民族地区,牵头在峨眉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打造2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不断丰富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现渠道,切实让民主可感、可触、可共享。
助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峨眉山市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联动村社,围绕峨眉山景区纯阳殿修缮工作,组织人大代表走村入户、蹲点调研,收集游客意见,倾听景区村民对施工影响、文物保护、后续利用的建议。
“我们提的意见,人大代表都认真对待。会上讨论后,方案里就体现了。”一位参与协商的村民感慨道。这种“从群众中来”的议题设置和“到群众中去”的共商共议,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民生底色。
“纯阳殿修缮工程接近尾声,将以最好状态迎客。”黄湾镇人大负责人表示,从“听到心里”到“落在实处”,大家共同见证了民主的旺盛活力。
峨眉山市的实践,拓展了民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依托“两地三平台”功能布局,实践中心围绕“助力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开展专题协商16次、培训10期600余人,举办交流会4场;开展全市代表进家活动3100人次,走访群众21600人次,收集意见1000余条,梳理提出建议136条。
民主之花在民族地区绽放
近日,在峨边彝族自治县中医医院,一场含金量十足的业务培训正在进行。
“内分泌方面是我们医院的短板,通过这次培训可以进一步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更好地服务群众。”中医医院有关负责人说,这场培训得益于来自医疗卫生领域的人大代表。作为峨边彝族自治县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基地之一,中医院通过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收集民意,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让培训效能最大化,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可观可感。
如何让群众把话讲透、协商把事做好?走进医院,答案随处可寻:设立意见箱、线上投诉平台;建立职代会、患者意见征询会;组织“健康彝乡行”,通过“悬崖服务法”等形式倾听需求;开设减重门诊、新增AI诊疗设备;开展残疾人签约上门服务……一系列举措展现基层民主活力。2024年,医院累计服务偏远山区群众1万余人次,发放双语健康手册1.2万份;收到群众建议12条,整改落实率达100%,患者满意度提升至98%以上。
按照“1+3+N”的工作思路,峨边建立了全省首个民族地区以助力基层治理为目标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设立了卫健局、人民医院、中医医院3个实践基地和多个实践站点,通过实践中心辐射、卫健系统示范和多个站点落地,带动各乡村、各行业、各领域做好全过程人民民主工作。立足民生领域,探索创新全过程人民民主“12345”实践路径,制定出台《峨边彝族自治县移风易俗条例》,启动全省民族地区首个人才发展促进条例立法……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民主实践之花在这里绚烂绽放。
从景区修缮凝聚的集体智慧到医院畅通民意的机制创新,从助力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到解决彝乡群众“急难愁盼”,乐山市人大常委会以“可感、可触、可共享”为标尺,将民主的理念融入一件件具体的民生实事和发展要务之中,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新动能,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嘉州大地扎根生长、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