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地方人大常委会会议的旁听,让他们感受到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议事庄严;一次基层实践基地的走访,让他们触摸到民主实践的鲜活脉动;一次深入的座谈交流,碰撞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思想火花。
10月28日至29日,资阳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人大与青春同行”系列活动,24名来自各行各业的青年代表开启了一场人大制度与青春双向奔赴的民主之约。
溯源:在历史回眸中读懂初心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在资阳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人大与青春同行”主题展前,青年代表们驻足聆听。讲解员娓娓道来,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起源,到资阳人大的履职实践,一幅民主政治的生动画卷徐徐展开。
沿着展览的时间轴线,青年代表们的目光停留在全国、四川省、资阳市首次人代会的珍贵照片前。市青联委员、安岳县天护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唐明辉凝视着这些历史瞬间,深有感触:“这些图片仿佛让我们穿越时空,亲眼见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国家到地方的发展历程,理解其深厚的历史底蕴。”
展板上,一幅幅生动的照片连缀成资阳市人大常委会履职尽责的轨迹——人大代表深入田间地头调研走访的身影、立法听证会上各方代表热烈讨论的场景、执法检查中认真细致的画面,都让抽象的制度概念变得具体可感。
“这一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象化了。”雁江区青少宫负责人罗薇激动地表示,“它是深深扎根中国大地、汲取五千年文明养分生长出的制度,始终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我们青年一代不仅要当好制度的受益者,更要做坚定的传承者。”
感知:在亲身体验中触摸民主
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室内,气氛庄重严肃。青年代表们端坐旁听席,全程观摩会议各项议程。
“现在听取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高考综合改革的工作情况报告……”主持会议人的声音在会场回响。听取报告、审议报告、表决有关事项——每个环节都彰显着民主决策的严谨规范。
黄畅专注地观察着会场内的一切。“这堂生动的民主实践课,让我亲眼见证了常委会组成人员如何履职。”这位来自市属国企的青年代表表示,“城市的每一步发展,都凝聚着法治保障和民主力量。”
在雁江区宝莲街道拱城社区——全省首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青年代表们见证到民主实践的“鲜活样本”。
从“拱城听音”到“拱城回声”,从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到社区议事制度,民主已融入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积极推进开门立法,让立法不再‘高大上’。”社区负责人的介绍引起了青年代表的浓厚兴趣。
在资阳市临空文旅人大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们扎根产业一线,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服务游客群众;在12345政务服务热线人大代表联络站,青年们目睹群众诉求如何通过“数字工单”快速流转办理,“群众诉求——代表反映——政府办理——结果反馈”的闭环机制,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诠释。
同行:在思想碰撞中激发担当
为期两天的沉浸式体验,在青年代表座谈会上达到了高潮。大家畅所欲言,分享感悟与思考。
“过去对人大制度的理解停留在书本上,这次活动让我触摸到了有生命力的民主实践。”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曾令勇的发言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资阳融媒体中心记者石唯坚从媒体人角度提出了新构想:“我们将构建‘传统媒体+新媒体+线下活动’多元融合的传播矩阵,制作‘人大知识小动画’‘代表履职vlog’等轻量化内容,定期举办‘记者带你逛联络站’等活动,用更年轻化的方式加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宣传。”
资阳环境技术职业学院青年教师代表李盛潇满怀期待,“回到学校后,我们会将此次活动中的鲜活案例融入思政课与专业教学,让制度理论‘活’起来。同时带领学生走进人大代表联络站等实践站点,在实践中深化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解。”
参加此次活动最年轻的青年代表,来自资阳口腔职业学院的学生华天宇话语铿锵:“短短两天的活动,让我真实感受到了人大制度的蓬勃生机。我将把收获转化为行动,主动学习人大知识,积极关注城市发展,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
没有走过场的参观打卡,只有精心设计的体验场景。这场活动在青年心中播下了名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种子,让制度自信在青春土壤中生根发芽。
“我们将常态开展‘人大与青春同行’五个一系列活动,人大与青年的同行,永远在路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荣木的寄语饱含期待,“希望你们勇担时代重任,让青春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现代化资阳的征程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