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元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了生态文明建设专题询问会,一连串直击痛点的提问,让在场的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直面压力,也让这场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监督询问充满“辣味”。
问出“辣味”答出“担当”
询问会上,人大之问,问出了工作痛点;政府应答,答出了治理决心。
市人大城环资委委员周高鹏问道:“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同比反弹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巩固防控成果?”
“今年上半年,我市受十轮北方输入性沙尘影响,共造成8个轻度及以上污染天,导致污染物长期累积、不易扩散。”面对提问,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表示,将在构建“天地空”一体化精准监测与预警体系等方面持续用力,深挖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等各类污染源综合治理和污染物减排。
“全市城镇污水处理厂(站)运行情况参差不齐,如朝天区大巴口污水处理站负荷率不足10%,曾家镇污水处理站进水为清水,李家场镇污水处理站设施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全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模布局是否合理?前期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是否存在问题?”环保专家李映问出了群众心声。
市住建局负责人坦言,全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存在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的问题,并对相关问题整改作出回应。据介绍,根据2024年《住房城乡建设部等5部门关于加强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和运行维护的通知》,全市已牵头谋划了8个市城区污水管网项目,正因地制宜推进雨污分流改造。
问出问题督出实效
为确保询问更具针对性,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了4个调研组,由常委会领导分别带队,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实地调研,走遍全市7个县(区)的重点河道、水库,收集群众意见200余条,形成翔实的调研报告。“我们不仅要‘问’出问题,更要‘督’出实效。”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会后将形成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时限,定期开展“回头看”,确保每个问题都有落实、有回音。
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专题询问这一监督形式,搭建起人大监督、政府履职、群众参与的互动平台,让生态治理中的“老大难”问题得到精准破解。
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跟进监督,通过执法检查、专题调研、代表视察等方式,倒逼责任落实,以有力监督护航生态文明建设各项部署不折不扣执行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