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要闻

四川出台意见推动全省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21条举措勾勒“十五五”民主法治新图景

时间 2025-11-03 来源 川观新闻
[ 字号大小:]
  10月27日,《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动新时代新征程全省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这是四川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推动新时代新征程全省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意见》出台背后有哪些考量?又有哪些特点和创新举措?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负责人进行了解读。

出台考量:补齐短板固化经验,破解实践难题

  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四川赓即召开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暨四川省人大设立常委会45周年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总结四川省人大设立常委会45年来工作,对稳中求进推动全省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安排部署。
  2025年初,省委明确将于今年召开人大工作会议。省人大常委会将协助省委召开人大工作会议作为重点工作,扎实推进会议筹备及文件起草工作。在筹备工作过程中发现,各地在加强人大工作和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迫切需要通过出台《意见》推动解决,各地在工作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也需要上升到制度层面加以规范推广。同时,近年来涉及人大工作领域的几部重要法律陆续修改,需要对标对表抓好贯彻落实。通过广泛调研、认真研究,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向省委办公厅提出了出台《意见》的立项申报并获批同意。
  2025年2月至6月,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书面调研、查摆问题清单、召开市(州)人大常委会主任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集全省各级人大对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并成立专题调研组赴湖南、浙江、上海等兄弟省(市)学习考察,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意见》起草工作。《意见》初稿形成后,赴省五大经济区的部分市(州)人大,通过市、县、乡三级人大调研座谈的方式收集意见建议,修改形成了《意见》征求意见稿。按程序征求了省直有关部门、市(州)人大常委会和调查研究联系点的意见。8月29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会议对《意见》进行了审议。9月12日省委人大工作会议召开后,按照会议精神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10月17日,《意见》经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于10月27日正式印发实施。

创新亮点:勾勒脉络清晰、举措实在的“施工图”

  《意见》聚焦落实“四个充分发挥”要求、做好“十五五”期间人大工作谋篇布局。6个部分、21条举措,既有对中央精神和法律法规的坚决贯彻,也有结合四川实际的创新突破,勾勒出一幅脉络清晰、举措实在的“施工图”。
  在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部分,《意见》提出持续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完善和落实党领导人大工作的制度机制、深入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等3方面举措。提出各级党委要把人大工作纳入整体工作布局,每年至少听取1次人大工作专题汇报,及时研究解决人大工作和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市县乡三级党委书记每年至少牵头督办1件代表建议、进1次人大代表之家或代表联络站。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各级人大的职责使命,也是人大工作保持生机活力的关键所在。如何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可感可及,让“民主脉搏”更强劲?《意见》提出,要统筹构建多样、畅通、有序的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做好意见吸纳和反馈工作。同时,鼓励支持基层人大因地制宜探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路径举措,打造基层实践品牌。建好用好人大代表家站、人大各类基层联系点,推动与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融合发展,建设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平台。
  推动宪法法律实施是人大的法定职责和光荣使命。《意见》在充分发挥人大保证全面有效实施宪法法律的重要作用部分,提出了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法律、加强备案审查工作、加强宪法法律宣传教育等3方面举措。明确要完善备案审查工作制度机制。探索开展乡镇(街道)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常态化组织开展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健全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主导、各方协同、社会参与的宪法法律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探索依托各级人大机关建立法治人才实训平台。
  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是党中央的一贯明确要求。《意见》在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部分,从优化立法工作机制、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加强立法工作联动等3方面提出工作举措。明确要进一步健全人大牵头起草重要法规草案机制,督促有关方面及时制定修改法规配套规定。加强立法后评估工作,健全立法后评估制度。用好“小快灵”立法快速响应机制。加强省和市(州)立法规划计划统筹衔接。有序推进地方性法规在行政执法、监察、司法中的适用工作。
  人大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法定权威、代表人民的监督。如何提升监督刚性实效?《意见》在充分发挥人大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部分,提出加强对“一府一委两院”工作监督、加强财政经济工作监督、提升人大监督工作质效等3方面举措。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建立完善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的工作制度。推动监督成果在预算安排和政策完善等方面的转化应用。扎实推进人大监督与纪检监察、司法、审计、财会、行业部门、社会和舆论等监督贯通协调。建立健全监督工作中发现问题即时交办、整改销账机制。推行“审议意见+问题清单”方式,加强对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的全程跟踪问效。完善满意度测评制度,强化测评结果运用。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各级人大代表是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作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如何全方位激活代表作用?《意见》围绕充分发挥人大在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中的带头作用,从4方面提出工作举措,包括把好人大代表“入口关”、深入推进“两个联系”、提升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工作质量、强化人大代表履职服务保障和管理监督等。明确各国家机关研究重大工程项目或出台涉及民生的重大政策措施要主动听取代表意见建议。提出探索建立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人大常委会会议召开期间,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意见和建议及时回复机制。完善代表向12345热线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机制。落实代表履职情况报告制度,探索开展直选代表履职测评。
  《意见》落实“四个机关”要求,在加强各级人大自身建设部分,从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着力提升履职能力,加强人大制度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规范和加强乡镇(街道)、开发区(园区)人大工作,深化拓展联系协作和对外交往等5方面提出工作举措,以自身过硬带动全面过硬。
  据介绍,除了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人大工作和建设的相关要求外,《意见》还结合四川实际,提出了一些创新举措,比如,建立健全常态化培训机制,实现全省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人大干部履职培训每届之内全覆盖。扎实推进“数字人大”融合平台建设和运用。组织开展“人大开放日”等活动。探索建立街道议事制度机制。建立各级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指导联系下一级人大工作制度。组织人大代表参与对外交往活动。
  随着《意见》的实施,四川各级人大工作将迎来一系列务实而深刻的变革,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民主法治保障。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