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 人物访谈

加快建设美丽富饶文明和谐新凉山——访凉山州委书记翟占一

时间 2012-06-19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号大小:]

  记者:省第十次党代会确立了“三个翻番”、“五个提升”的奋斗目标,凉山如何作出应有的贡献?

  翟占一:凉山将全面落实省委“加强水电、钒钛、稀土等优势资源的科学开发”、“推动攀西城市群发展”、“推进中国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充分发挥攀西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发展优势”、“推进以建设彝家新寨和防艾禁毒为重点的彝区综合扶贫开发”等一系列重大工作部署,抓住和用好省委、省政府支持彝区跨越式发展“一个意见、两个规划”等重大机遇,在发挥放大比较优势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力争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四个倍增”,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全口径财政收入分别突破2000亿、1000亿、200亿元大关,建成1237个彝家新寨和藏区新村,群众收入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争当全国民族地区科学发展“排头兵”,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州。

  记者:省委高度重视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提出“加大扶贫开发攻坚力度,推进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凉山如何贯彻落实?

  翟占一:一是探索民族地区“两化”互动带动“三化”联动、统筹城乡的新路子。坚持一手抓安宁河谷地区率先发展,一手抓大凉山和木里藏区扶贫攻坚、跨越发展不动摇,大力实施优势资源开发与保护、充分开放合作、大企业大集团带动“三大战略”,以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大凉山”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为平台,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产业基地、钒钛稀土资源综合利用基地、战略性优质烟叶花卉基地和四川旅游发展次中心,加快建设现代化的生态田园西昌、打造“攀西城市群”,实施为期五年的“交通大会战”,建设四川南向大通道“桥头堡”,规划建设金沙江下游沿江经济带。

  二是加快建设民族地区开放发展新高地。立足一流资源,引进一流企业、实施一流开发,以种植销售“世界最好的烟叶”、“世界最好的花卉”为重点深化国际、国内合作,着力打造水电、“两烟”、钒钛稀土新材料“三大科技洼地”。

  三是扎实推进全域全程全面小康进程。以新村、新居、新产业、新农民、新生活为载体,深入实施以彝家新寨为重点的“百乡千村”新村建设工程,集中力量解决极度贫困和突出民生问题,深化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推动“保稳定”向“创稳定、促和谐”转变。

  四是开创“大凉山”特色文化发展新局面。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力争彝族火把节列入世界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把凉山歌舞团打造成全国一流的民族歌舞团,推动民族文化资源大州向文化强州转变。

  五是深入实施 “钢班子铁队伍”工程,打基础强基层,充分发挥优秀青年人才(“苏施”)党支部作用,拓展深化“五个一”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和“四个一”述职述廉制度,为全域全程全面小康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记者:当前,凉山全州上下正声势浩大地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凝心聚力促跨越”活动,宣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请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翟占一:州委决定集中6、7、8三个月时间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凝心聚力促跨越”活动。全州10282名科级以上干部深入“挂、包、帮”联系点、联系村、联系户,深入企业厂矿、学校、农村和街道社区,传省委之声、集群众之智、暖百姓之心、聚跨越之力。突出“大宣讲”,面对面传达党代会精神;突出“大调研”,硬碰硬破解发展难题;突出“大帮扶”,心贴心解决基层群众困难;突出“大调解”,点对点化解社会矛盾;突出“大提升”,实打实筑牢基层堡垒,把全州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代会精神上来。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