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认为,要形成改革合力,政府部门须了解社情民意
“今年两会要提交63件议案和建议,欢迎大家检阅,接受大家监督。”这是省人大代表、广元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翟峰出席省两会前,在自己博客上网晒《我是这样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的》一文的结尾。没想到,不到五天,这篇网文就有31000多人次的点击率。
沟通、监督,凝聚改革共识,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不少代表委员认为,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年,要减少改革阻力,形成改革合力,必须用好软实力:践行群众路线,最大限度汇集民意,凝聚社会共识。
从群众愿望出发想问题做决策
怎么凝聚共识?来自泸州的省政协委员、民革泸州市委专职副主委宋远平认为,关键是决策前要广征民意,从群众智慧中汲取营养,到群众中去寻找答案。“政府听取各方意见,对工作报告再做修改,这就有助于凝聚共识。”很多决策之所以在实行过程中受阻,就是因为职能部门自弹自唱、闭门造车,或者搞的是征集民意假把式。
去年宋远平就遇到一件事情,当时有关部门向他征求意见,结果他冥思苦想了好多天,想了几条自认为不错的意见和建议,在网络上提交后,直到现在都没有得到回复,“可以说是石沉大海。”宋远平吐槽说,“我只能理解为自己键盘操作错了。”
省人大代表、凉山州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冯斌也对此深有感触。在他看来,有的人做了自认为对群众有利的好事,结果劳民伤财,百姓并不满意。“这就是因为搞的是长官经济,而不是百姓经济,没有从群众的愿望出发想问题、做决策。”冯斌认为,政府部门减少改革阻力,减少不和谐因素,必须在决策前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特别是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做到兼听则明。此外,还必须把决策结果及时传递给群众,让更多的群众能够及时了解、认同,主动参与。
多动腿多动嘴多上网
怎么才能做到兼听则明,有哪些手段和方式可以利用?
冯斌认为,必须用好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践行好群众路线,在了解社情民意的基础上,明确改革“改什么、革什么,怎么改、怎么革”。
如何做到社情民意了然于胸?冯斌认为必须多动腿多动嘴多用网。“多动腿是多到基层一线去,多动嘴是多和群众打交道,多用网是让群众既可以点赞,也可以拍砖,在‘你问我答、你说我办’的互动中形成合力。”
省人大代表、筠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张芳认为,要让政府部门实实在在践行群众路线,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还必须完善过程监督和考核评价机制,把有没有让群众参与、听取群众意见,有没有采纳群众合理意见作为考核评价政府部门决策的一个重要依据,从而从制度上保障政府部门能够主动问政于民、问计于民、用计于民,避免群众说了白说,问政问了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