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代表工作 >

醇厚的为民情缘——记万源市人大代表、太平镇秦川社区主任谢兴权

时间:2009-12-02 来源:人民权力报 作者:王永明
  

  “我是社区选出来的人大代表,就要‘代’社区群众,‘表’群众心声,多为社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这是我的职责。”采访谢兴权,是从他这句简短的开场白拉开的,朴实的言语背后却是他无数生动的故事。
  从1996年当选人大代表开始,谢兴权13年的代表生涯,结下了醇厚的为民情缘。谢兴权充分利用自己生活在基层、与群众联系紧密的优势,关注群众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经常到群众中去,倾听他们的呼声和反映,积极为民代言。他提出的20余条建议都与民生紧系。
  后河漫水桥由于当初设计水平低,加之长年河水冲涮,路面毁损严重。曾几次有群众途经该桥被夺走生命。谢兴权在人大会议上领衔提出了《关于新建后河漫水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建议》。当年,新建后河漫水桥的事被列为市政府承诺的十件为民办实事之一。如今,昔日的“要命桥”成了名符其实的“便民桥”、“连心桥”。
  万源市水泥厂修建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曾经是该市的龙头企业。由于该厂技术含量低,粉尘污染、噪声污染特别严重,群众怨声载道。谢兴权和其他人大代表一道,通过深入调研,科学分析论证,在人大会议上联名提交了《关于尽快关闭市水泥厂的报告》。不久,市政府职能部门顺利关闭了该水泥厂。“搬掉了这座‘水泥山’,咱们终于看到了青山蓝天!”群众拍手称快。
  谢兴权的“为民情缘”同样倾注在本职工作中。作为“小巷总理”,群众的大事小事每天接踵而来。面对群众很多亟待解决的困难,他丝毫没有退缩。
  秦川社区所辖的店子坪位于驮山公园侧,地势高,村民居住分散,人畜饮水困难。不要说吃上自来水,就连地下水都满足不了当地村民日常用水。若遇天旱,村民只能到一公里外的茶垭乡石山沟挑水。谢兴权在调研时看到村民们吃的是发臭发绿的积水或到十几公里山外挑水,十分痛心。他四处奔走呼吁,决定采取申请贷款,社区捐资,群众投劳投资和就地取材等多种渠道和手段,开工修建饮水工程。他头顶烈日和技术人员一起翻山越岭现场踏勘,寻找水源。经过不懈努力,一个“开源引流,聚少成多”的供水方案终于得以实施,分段砌筑饮水池1000多立方米,安装引水管2000多米,“哗啦啦”的自来水流进了当地50多户、200多村民的家中。
  秦川社区一个居民小区道路坑坑洼洼,天晴是 “光灰”形象,下雨是一片泥泞,旁边污水沟臭气熏天,院内垃圾无固定堆放点,遍地“开花”……为了改善社区居民的人居环境,美化提升城市形象,谢兴权与社区班子成员一道,商讨整改方案,争取建设资金。他提出的有关加大秦川社区基础设施改造和有关引进物业管理的2份建议得到市政府的重视。市政府有关部门对小区基础设施进行局部改造,清理水沟,硬化院坝,修建垃圾池,安装路灯……居民小区终于焕然一新。小区居民编出了这样的顺口溜:“一进小区,电子大门;两面棚摊,美观整齐;三更半夜,宁静温馨;四季平安,事故全无;五更早起,老年健身;六条规则,邻里和谐;七进八出,笑脸相向;八条规范,鸡狗归圈;久久艳阳,朝气蓬勃;实地居住,环境宜人。”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谢兴权以亲民、爱民、为民之举,想方设法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