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代表工作 >

外村人羡慕的“金馍馍”——记攀枝花市仁和区人大代表、总发乡立新村主任倪方云

时间:2010-10-13 来源:人民权力报 作者:王世全 周婷 何桥君
  

  个头不高,其貌不扬,朴实的穿着、微弯的背脊让人怎么也看不出攀枝花市仁和区人大代表、总发乡立新村主任倪方云有什么特别。
  可就是这位倪方云,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做出了外村人羡慕的“金馍馍”。
  临“危”赴任
  2000年,攀枝花市仁和区总发乡立新村出了特大新闻:村民联名罢免了村主任。
  2001年,倪方云在危难之中走马上任。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倪方云就开始办厂,免费培训村里愿进厂的村民,让不少村民致了富,还为村里的一个孤儿捐助了读大学的全部费用。大家坚信他能带领村民们致富,共同推举了他,同一年,他当选为区人大代表。
  在村委会办公楼里,村服务大厅、农村书屋、村民活动场所等一应俱全。村民对记者说,倪方云上任时面对的是个“烂摊子”,村委会只有几间破房子,村里还欠了10多万元款,大家对村班子怨声载道。
  破“釜”沉“舟”
  立新村地处214省道沿线,幅员面积5平方公里。全村七个村民小组, 741户,2306人,汉、回、彝族杂居。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水果。上任后的倪方云私人掏钱还款,把村班子每月本不应有的40元电话费和下乡补助费全部取缔,并借来135万元,以自己的厂作抵押,到市里找项目投资。
  “要是亏了咋办?你这么多年的心血就白费了!”妻子挡驾,“我亲自考察了,不会亏。” 倪方云说,“那这个钱应该让我们自己赚!”妻子很不满,“我是村民选举的,又是人大代表,就要为村民谋利!” 倪方云一脸的坦然。
   倪方云的破釜沉舟之举很快为村里带来了收益:修村委会办公楼时村里自己就出资20万,目前村集体资金累积达到了125万。
  共同致富
  立新村富起来了,但倪方云并未满足。他以代表身份提出多渠道筹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很快,在上级拨款不多的情况下,他以村里部分资金撬动了全村的水利建设和道路建设。
立新村一社1500亩芒果种在坡地上,芒果成熟了,村民每年都要雇人从山上背下来,人工费每斤2-3毛钱。2009年,村里出一部分钱,倪方云私人出资1万元,调动起村民修路的积极性,一条两公里的路修上了山。 “真是太好了。我家每年要产2万斤芒果,光人工费每年就得花4000元,这次集资我只出了3000元,就可以永久受益。”村民吴朝亮说。2009年村上仅出资10万元,带动村民对村道、人行便道硬化改造30条3135米。
  “光有硬件还不行,还要有知识和人才。”2003年去过华西村后,倪方云眼界大开。立新村请来了农业技术专家,还请大学生村官负责芒果销售。这几年立新村芒果销到全国各地,村民年人均纯收入由2000元增长到了6450元。“这芒果就是我们致富的‘金馍馍’啊!”村民们动情地说。
村民收入提高了,倪方云又谋划着如何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借全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东风,他组织干部群众建垃圾房,开展庭院绿化,实施城乡景观风貌改造,立新村因此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村。作为区人大代表,他还提出了《关于建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的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肯定和采纳。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