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观点理论 >

解放思想与党的建设紧紧相连

时间:2009-10-13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刘益飞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认为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进一步研究和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回顾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的伟大历程,一个基本的启示就是:改革开放与解放思想紧紧相连,唇齿相依,相伴而生。与此同理,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执政党建设,也与解放思想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解放思想同样是党的建设的强大动力。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解放思想,需要选择新的路径。从现实来看,以下几点不可或缺:
  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环境。党的历史证明,什么时候正确对待党内不同意见,什么时候党内生活就比较正常,党就充满创造活力;反之,党内就易出现沉闷局面,就会积聚党内矛盾甚至引发党内危机,就可能给党的事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环境,就成为新的思想解放的一个基本路径。
  破除既得利益的困扰。应当清醒看到的是,对我们这样一个长期执政的大党来说,党内一些人是容易产生既得利益倾向甚至形成既得利益集团的。这不仅必然要损害党和人民的整体利益,损害社会公平正义,而且往往成为党内墨守陈规、思想僵化、压制思想解放的顽固力量。应下决心在权力制衡、民主监督、舆论监督、扩大直接选举范围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遏止其不良影响。
  着力于制度建设。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初期解放思想所表现出来的,主要是“破”的倾向,即破除根深蒂固的传统体制、陈旧观念和“左”的东西的束缚,那么,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解放思想更需要“立”,即着眼于在党的建设上确立适应时代要求的制度规范。
  尊重基层同志的创造。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解放思想的呼声及最初的实践往往源于基层(包括基层干部、各界群众、知识分子),尊重和支持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常常是思想解放的先导。因此,就需要真诚地鼓励、引导、保护基层同志讲真话,充分尊重基层的同志在党建具体模式上的探索和创造,鼓励基层同志在党的建设上打破常规的试验。真正做到鼓励探索、支持创新、宽容失误,尤其是要大力鼓励党建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着力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勇于实践。“一步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解放思想不是空谈,关键是要把思想解放的成果勇于付诸党的建设的实践。在党的建设上应逐步形成对理论成果的评价机制、实验机制,对党内多数人看好的事情、对符合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事情、对有利于党的大局的事情(如领导干部家庭财产申报、党员主体对党内事务的广泛参与等),就应积极地有计划地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
  (作者系成都市委党校教授)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