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召集大家开这个会,主要是研究人大调研工作怎样围绕省委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以及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来开展。刚才听了大家关于调研工作的情况汇报,感觉省人大各单位的调研工作选题准、抓得实,有特点、有亮点。下面,我谈几点意见。 一、搞好调查研究是人大有效行使职权的基础 调查研究工作非常重要。要不断地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不断地掌握了解基层基础的第一手材料,否则我们对很多问题就没有发言权。 一是搞好立法工作,必须抓好调查研究。对法律法规的“立、改、废”组织调查研究、征求各方面的建议意见,以期提高立法质量,是人大立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要做好法规立项、起草的调研,把方方面面的意见听取得非常充分,让人民群众充分有序地参与立法工作,才能够使我们的立法体现群众的意愿,才能够兼顾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要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广泛听取意见,特别是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要避免少数人制定政策法规,避免出现部门利益的法制化。使法规的制定过程成为调查研究的过程,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的过程,统一群众思想认识的过程,协调各方面利益的过程,把群众利益与其他方面的利益有机统一起来。 二是搞好监督工作,必须抓好调查研究。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对本级“一府两院”实施监督,而对其执法和工作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是人大行使监督职权的重要形式。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开展得如何,有选择、有计划的开展调查研究是重要环节。 要始终围绕省委的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部署,做好专题调研,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全省各项工作的落实。通过我们的调研,作为反映问题的一个重要渠道,有效推动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和各项工作的落实。 三是强化群众联系,必须抓好调查研究。人大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在党委的领导下,做好党委与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及时发现和反映群众中需要党委和政府及时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又把党委和政府的有关政策通过人大代表向群众进行宣传。 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真实情况,听取群众意见,把调查研究作为理论连接实践的桥梁,作为人大联系群众的渠道。人民代表大会必须要代表人民,代表群众利益。所以,我们的调研工作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反映群众的意愿,必须清楚群众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必须了解哪些是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真正做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切实解决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是我们的责任。 四是加强自身建设,必须抓好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对于丰富人大开展工作的形式,对于促进人大掌握第一手材料和代表知情知政,对于提高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各级人大代表的履职水平,对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要围绕人大制度、人大理论、人大工作中带有普遍性和共性的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激发工作活力,更好地发挥集体参谋和服务保障作用。 二、紧紧围绕省委工作重心大局选准调研项目 人大调研工作要围绕“一个坚持、三个紧紧围绕”的人大工作总体思路来开展。 一要抓重点。要紧紧围绕省委的工作重点,为省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出谋划策,并提供法制保障。比如,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上,要以推进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等为重点;在推进优势产业发展的问题上,要以IT产业、汽车制造产业、天然气和石油化工产业以及“两烟产业”等新兴产业为重点;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上,要以“再造一个都江堰”、“再造一个成都平原”、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拓展农产品的市场、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农村连片开发、大力发展专合组织和龙头企业、成都平原保护等为重点;在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问题上,要以城市规划的编制和执行、四大城市群规划发展、百万人口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天府新区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成渝经济区发展等为重点;在民生问题上,要以藏区“三大民生工程”、彝区“三房”改造以及各地群众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为重点。 二要抓难点。难点、热点问题,本质上就是群众的利益问题,就是群众关注的问题。要尽量使调研工作紧贴中央要求、紧贴省委工作、紧贴群众呼声。要重点关注食品安全、饮水安全问题,给群众一个基本的安全感,维护党的形象和政府信誉;要正确处理强制拆迁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努力化解社会矛盾;要积极搞好城乡规划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克服经济处罚幅度过大的问题,规范执法者的自由裁量权,杜绝腐败。这些都是难点问题,都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也是社会管理和创新要研究的问题。 三要抓亮点。当前,四川推进“两个加快”的发展势头很好、亮点很多。要善于发现实践中的亮点,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如灾后恢复重建的经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经验、西部交通枢纽建设经验、招商引资经验、集中连片推进新农村建设经验等。要通过深入扎实地开展专题调研工作,总结提炼好的做法和经验,在总结成绩的基础上,在推广典型经验、典型事迹上,在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上,在指导全省重点工作上做出努力。 三、以科学务实的态度和方法做好调研工作 做好人大调研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突出重点、选好课题。一要明确选题的目的,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要明晰选题的重点,小切口深分析,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三要突出重点,调研题目要少而精,能把一两个题目做深、做透,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参考,既节约人力财力,又有效果。四要确定调研的形式,既要主动工作,又不能越俎代庖。 要深刻领会奇葆书记和巨峰省长的重要讲话精神,选题不在多,在于题目确实选准,在于调查够深入,在于能够推动省委部署的重点工作和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同时还要注意整合人大内部的人力资源。人大集中了一批精英,很多同志水平都比较高,调研工作是拿手戏,也很有思想。要注意发挥大家的作用。 二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到群众中去,这是由人大性质和职能决定的。人大调研工作必须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既要搞座谈、听汇报,更要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倾听民众呼声,了解民情,反映民意,这是非常重要的。 要到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地方去,面对面解决问题。各地各级人大都要及时收集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比如,乡镇人大要掌握乡镇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县人大把问题汇总起来,把共性问题往市人大反映,个性问题县人大自己解决或报同级党委政府解决;市人大把各地的问题综合起来,共性问题报省上,个性问题自己解决,只有这样,人大才能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作用。 三要深入分析、写好报告。对掌握的问题要分析,这是共性问题还是个性问题,是萌芽性的问题还是已经发展成为普遍性的问题,这个萌芽性问题会不会成为一个带倾向性的问题。现在我们处在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凸显期,因此我们社会的政治弹性不是无限度的,在矛盾之间是有限度的,稍微掌握不好就会成为大的群体性事件。我们必须深入群众,掌握萌芽性的问题,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马上换届选举就要开始了,对选举中还有什么问题,要加强调查研究。问题发生在基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基层,解决问题的灵感也在基层。 同时,要写出好的调查报告,要把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人大能够解决的要及时帮助解决;人大不能解决的,要及时向党委报告、向政府通报。我们不求报告数量多,而在于抓住核心问题,然后去深入调查研究,有思考、有见解,反映问题深刻,提出建议要有针对性。比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可以把世界各国对于环境整治的处罚制度收集整理成册,下发各地,为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制定相应处罚规范提供依据。 调研工作讲起很容易,做起很难。省人大常委会要把推动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始终作为人大调研工作的重中之重,争取每年能撰写一批有深度高质量的调研报告,能够得到书记、省长和有关部门的肯定,作为省委、省政府决策的参考,这就是人大工作的一项重要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