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1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会,专题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下面,我就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谈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深入领会,全面把握“七一”讲话精神实质 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回顾了我们党90年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总结了党和人民创造的宝贵经验,提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阐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大政方针。讲话高屋建瓴、总揽全局,一个“深化改革”、“两大成果”、“三件大事、三大成就”、“四个坚持、四个危险”和“五个必须”,这些总结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有很强的理论性、战略性、指导性,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纲领性文献。 一要深刻认识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我们党是顺应历史、顺应发展变化而建立的,在关键时刻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摆脱贫穷落后,能够领导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能够领导我们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对我们的压迫奴役。在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顺应了不同的历史潮流变化,正确的推动了历史前进,所以说也是时代选择我们党。 二要深刻认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党执政以后能不能加快经济发展,这是党能不能坚持执政的重要基础,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不发展意味着党就不能执好政。当今,我们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这些困难是前进中的困难,而这些困难必须通过发展来解决。历届省委都是坚持发展不放松,特别是这几年四川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体现在西部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蜀道难”变成蜀道通;体现在努力招商引资,开创招商引资工作的新局面,西博会规模越办越大,层次越办越高;体现在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越来越好;体现在民生工程上取得重大突破,我们的“十项民生工程”、藏区“三大民生工程”、彝区“三房”改造都取得突破,在经济建设发展环境方面也取得重大突破。 三要深刻认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时代内涵,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大大缩短了与西方的距离,我们再坚持改革开放三十年、五十年,相信我们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会越来越小。所以,我们现在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国内发展进程中凸显的各种矛盾,都要靠改革开放来解决,我们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 四要深刻认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依靠的就是人民群众。省委提出各项工作重大决策必须听取群众意见,人大更要体现民意,体现作为党和人民中间的桥梁,我们要研究怎样使我们的工作体现党的方针政策、反映群众的意愿,将对上级机关负责与对人民负责一致起来。 省委和奇葆书记对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提出了明确要求,全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高度重视,把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迅速组织传达学习,掀起学习贯彻“七一”讲话精神的热潮,务求取得实效。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组织机关干部认真学习“七一”讲话全文,紧密结合人大工作实际,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 二、牢记宗旨、心系百姓,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一要充分认识群众工作的重要性。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二要牢牢把握群众工作的客观规律。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群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还不少。特别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我们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还比较薄弱。我们要始终保持改革创新的精神,正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规律和要求,妥善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努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 三要坚持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今年,我们提出了“一个坚持、三个紧紧围绕”的工作方法,体现了人大在党和人民群众中间的关系,这个关系要体现在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各部门的工作中间。在立法工作中,要克服少数人立法,克服为部门利益立法,发动群众来立法,使法规反映党的意志、体现群众意愿。在监督工作中,要抓住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比如说食品安全问题、水安全问题、成都平原保护问题,争取一年能够切实解决一二件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在调研工作中,坚持不在多而在深的工作思路,重点围绕省委的重要决策问题、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深入分析、扎实调研,力争一年能够拿出两三篇高水平的调研报告,得到省委的重视和肯定。在代表工作中,要发挥代表普遍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优势,掌握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当好党与群众联系沟通的桥梁。在信访工作中,人大要广泛掌握民情,收集民意,争取每个季度为省委省政府、省人大决策反映一些重要的民意问题。总之,要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的代表性在人大工作中充分体现出来,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群众负责的一致性在人大工作中充分体现出来。 三、认真学习贯彻“七一”讲话精神,积极推动人大工作再上新台阶 人大工作要始终保持与省委中心工作高度一致,要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同四川实际和人大工作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提高人大工作水平和工作成效。 一是要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推动人大工作上台阶。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更加自觉地把人大工作置于党的领导之下,以党委的安排部署作为人大的工作重心,旗帜鲜明地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做到与党委在思想上同心、政治上同向、工作上同步;更加自觉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增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充分发挥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更加自觉地坚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法开展立法、监督、决定重大事项等工作。 二是要紧紧围绕省委工作重点,为省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出谋划策,并提供法制保障。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上,要以推进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等为重点;在推进优势产业发展问题上,要以IT产业、汽车制造产业、天然气和石油化工产业以及“两烟产业”等新兴产业为重点;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上,要以“再造一个都江堰”工程、“再造一个成都平原”、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拓展农产品的市场、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大力发展专合组织和龙头企业等为重点;在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问题上,要以四大城市群规划发展、百万人口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天府新区建设和成渝经济区发展等为重点。 三是要切实关注民生,积极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要重点关注食品安全、饮水安全、农村拆迁安置、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正确处理强制拆迁问题,积极搞好城乡规划、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这次我们决定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让各地人大都来做这件事,就是在抓一个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要大力推进“十项民生工程”的实施、藏区“三大民生工程”和彝区“三房”改造、“9+3”免费教育实施等,继续有针对性地解决民生难题。同时,要加强监督,促进保障性住房、稳定物价、社会治安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推动民生工程落实见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