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隆重召开 !!!
中国经济新格局:“第四极”呼之欲出——两会代表委员热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时间:2011-03-03 来源:四川日报

  观察
  书记市长眼中的机与谋
  全国人大代表,内江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唐利民
  从地理中心走向经济高地城市中心
  在成渝经济区即将到来的“加速跑”中,内江期待“赶早集”。
  时空距离:成都←(172公里)—内江—(168公里)→重庆
  成渝经济区的规划图上,40多个城市环绕的中心,是内江。
  “等一天、落后一步都是罪人。”获悉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获批,唐利民加快推进区域合作发展的迫切心情溢于言表。在成渝经济区即将到来的“加速跑”中,内江期待“赶早集”。
  唐利民给内江定位——加快建设成渝经济区新高地,加快建设成渝经济区区域性特大中心城市。
  所谓高地,就是“要有产业支撑,发展的速度要快于、发展的质量要高于、发展的效果要好于其他地区”。
  内江将打造中国循环流化床电站节能环保示范基地、中国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中国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制造基地、成渝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
  所谓中心,就是“要有区域范围内一流的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商业中心和生活工作环境,形成对周边资源极强的吸附力、影响力、感召力,建成‘百万人口、百平方公里’特大城市”。加速融入高铁时代,实现内江与成都、重庆两个中心枢纽同城化……这些已经开始从构想转化为内江的工作实践。
  对于成渝经济区内部的合作,唐利民表示,内江希望积极对接成渝经济区议事协调机构,先行先试,率先突破。期盼创建成渝经济区实验示范区、推广中心;创建成渝经济区产业配套基地、产业交易中心、物流园区、巴蜀文化中心、服务业总部基地;创建成渝经济区民生产业基地、金融先行战略示范区、人才交易市场。
  全国人大代表,广安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军
  在当“配角”中争当“名角”
  广渝两地行政壁垒将进一步打破,经济落差将进一步消除。
  时空距离:成都←(284公里)—广安—(140公里)→重庆
  ——数百户广安企业为重庆生产上下游产品,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0%。
  ——到广安观光旅游的游客中,80%来自重庆。
  ——广安销往重庆的农产品约占其对外销售的80%。
  ——广安每年向重庆输出超过30万名劳务人员。
  一连串数字,生动地说明广安与重庆紧密的经济联系。王建军说:“经济总量较小、实力相对较弱的广安只有科学利用重庆的溢出和扩散效应,主动与其大产业、大企业接轨,建立稳定的协作配套关系,才能在当好重庆‘配角’的过程中争做成渝经济区的‘名角’。”
  从2008年开始,广安陆续与重庆签订了教育、劳务、科技、农业等数十个领域的合作协议,展开深度合作。随着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获批,王建军有了更多期许:广渝两地行政壁垒将进一步打破,经济落差将进一步消除,广安化工、新型建材、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将更好地承接重庆产业转移,而重庆大项目的规模、深度和综合开发,又为广安优势产业效益的最大化提供保证。
  “广安将围绕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在四川“一轴一区块”建设中领跑争先。”王建军介绍,广安正在以全力打造川渝合作示范区为目标,着手制定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方案和渝广合作“十二五”规划方案。力争到“十二五”末,把广安建成成渝经济区精细化工基地、新能源基地、新材料基地、有色金属加工基地、汽摩零部件制造基地、特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红色旅游基地、商贸物流基地和川东渝北地区中心城市,内陆对外开放示范窗口。
  全国人大代表、遂宁市市长胡昌升
  要“被辐射”,不要“被极化”
  大树底下好乘凉,也可能寸草不生。
  与“大树”共生,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时空距离:成都←(147公里)—遂宁—(146公里)→重庆
  “大树底下好乘凉,大树底下也可能寸草不生。”在胡昌升看来,与“大树”共生,既有机遇,也有挑战,考量着各方推进区域合作的智慧。
  事实上,对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获批,地处成渝黄金节点上的遂宁期盼多年。“左右逢源,配套发展”——凭借在成渝经济区中明显的区位优势,遂宁市把自身定位为两个特大城市间发展配套产业的理想地。
  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崛起,既可能辐射带动腹地经济一起崛起,但同时也会吸引优势资源到特大城市重新整合。大树之下,如何发挥辐射效应,防止极化效应?
  遂宁的策略是,充分发挥次枢纽功能,为成渝经济区崛起服务,做好产业配套基地。发展配套产业,遂宁有不少优势:便捷交通带来物流成本降低,水、电、气等生产要素成本低,劳动力成本低,通过“三低”将吸引“两极”目光。遂宁近年来重点打造物流业、微电子产业、电子元件和新光源制造中心,就是为了对接成渝两大市场,实施产业配套。
  效果已然显现。“目前,已有重庆上百家、成都几十家企业到遂宁落户或建立分支机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同时,人才 “引智”也在胡昌升的谋划之中:“成渝两地人才资源丰富,我们可以搞‘周末工程师’计划,通过弹性工作方式集聚人才为遂宁发展出力。”
  ■解读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四川省委副主委、成都市政协副主席杨兴平
  西部崛起增添了“催化剂”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获批,就像化学反应一样,给西部的崛起添加了‘催化剂’。”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四川省委副主委、成都市政协副主席杨兴平说,在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和“十二五”的两个开局之年,成渝经济区获得如此重大的发展机遇,“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这个目标将不再是梦想。
  杨兴平说,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包括了重庆市31个区县和四川省15个市,成为中西部“最大的经济区”,将肩负起引领西部大开发走向深入,带动西部崛起的重任。
  “对重庆来讲,重庆40个区县中,有31个区县纳入成渝经济区范围,面积占2/3左右,经济总量占95%左右。而对四川来讲,则有15个市纳入了经济区,经济实力很强的成都等均被吸收进来。”杨兴平分析,这个区域,自然环境优越,资源密集,人口密集,城镇密集,经济密集,交通发达,许多指标都可与东部媲美,再加上西部的成本优势,相信这个增长极将迅速崛起。
  “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杨兴平也指出,成渝地区总体发展仍然滞后,需要“弯道超车”。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在 “十二五”开局之年获批,表明这个区域的产业、城镇、区位、人力资源等优势已经被国家高度认可,相信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将大力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成渝地区要抓住机遇,承接好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将区域内的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并在新兴产业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尽早实现“弯道超车”。
  ■声音
  企业家吃了定心丸
  嘉宾:唐燕子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广安伟业绿色园艺有限公司董事长
  合作背景:积极打造重庆市场“菜篮子”,今年以来,广安伟业绿色园艺有限公司已经有超过25万公斤水果销往重庆市场,占公司这一季水果产量的一半以上。
  我们与重庆的合作由来已久,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获批,对于像我一样的广安企业家乃至于整个经济区范围的企业家来说,是吃了一颗定心丸。
  以广安为例,我们很多企业家过去觉得与重庆合作是跨省合作,一直不敢放开手脚来干。现在,成渝经济区在国家层面得到认可,无疑会把广安与重庆的合作向纵深推进。
  目前,重庆涪陵榨菜与广安很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都签订了原料收购订单协议,今后这样的产业链合作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重庆的技术和资金的优势我们将会更加大胆地利用,广安的劳动力、土地等优势也会更加吸引重庆,双方有机会实现真正的优势互补。我们公司原来和重庆柑橘研究所的合作仅仅局限在请他们的技术人员来广安指导,今后我还想请他们技术入股,把合作深化下去。
  我们对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出台后可能带来的更多实实在在的利好消息充满期待。另外,我也希望地方能在国家规划下尽快出台符合地方实际的细化规划。这样,我们企业家们充分融入成渝经济区发展的热情就能更快地转变为发展的现实了。
  本栏撰文:川报集团特派记者刘若辰 胡彦殊 杨东本报记者 李宇 张明海

 
 
上一篇:我省欢送赴京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人大代表
下一篇:做大切好财富大蛋糕——代表委员建言收入差距、垄断利润、国民共富三大话题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或IE6以上版本浏览本站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网站维护: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息中心  ICP备案编号:蜀ICP备11021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