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隆重召开 !!!
海纳百川 合作共赢——四川代表团代表热议大力推进开放合作
时间:2011-03-24 来源:人民权力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以大开放促大开发,大开发促大发展——西部大开发10年,四川成为西部对外开放的大窗口和重要合作平台。省委九届四次全会以来,我省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在加强对内对外开放合作、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以开放合作推动地震灾区快速复兴,创造了让世界为之惊叹的奇迹!
  “十二五”开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吹响,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四川如何延续大开放大发展态势,抢占发展制高点?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四川代表团的代表们十分关注,殷殷之语饱含期待。
  大力推进开放合作
  “四川要实现‘高位求进、加快发展’,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大开放、大合作,要推动开放合作迈上新台阶,达到新的高度和新的水平!”共识之下,代表们纷纷诠释对“开放合作”的理解。
  “站在‘十二五’发展的起跑线上,九寨沟县将着力资源优势,加快合作促开放,强化开放促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九寨沟县委书记李为国信心十足。他认为,要树立强烈的开放合作意识,加快推进绵阳至九寨沟、汶川至九寨沟高速公路和成都至兰州铁路建设进程,彻底打通九寨沟县出州出省“大通道”,为大开放大合作提供基础性保障;抓住机遇,实施“全域九寨”发展战略,把九寨沟县打造成“国际旅游名城”和“九寨沟国家公园”;营造全民招商、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在促进开放合作方面确保人人有担子,人人有责任。
  全国人大代表、通江县民政局局长郭红梅历数“十一五”期间我省坚持开放合作的“战绩”——成功举办了西博会、累计到位外商投资159亿美元、落户我省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到160家、招商引资和商贸出口等取得了巨大成绩,加快了四川大发展……“‘十二五’期间,要继续大力推进我省开放合作,跳起摸高,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还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大宣传力度,要加大开放合作领域,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来我省投资开发,共同为实现四川西部经济高地努力!”
  身为省商务厅长的全国人大代表谢开华说,2010年,全省开放合作捷报频传,西部商贸中心和物流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服务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商务工作规模扩大、位次上升,主要指标走在了中西部地区发展前列。2011年,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仍然是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工作。“面对新的期待和重托,我们将同心协力推进‘商务高地’的快速崛起,为我省构建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回首“十一五”,我省深入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积极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和带动了经济发展,尤其是承接高端产业转移取得重大成果,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油气化工三大产业迅速崛起,进一步夯实了产业支撑,优化了产业结构。
  “‘十二五’期间,要继续大力推进开放合作,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推进四川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快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对此,代表们纷纷支招献计:
  全国人大代表、西南财经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易敏利说,“十一五”期间,四川在公路、铁路、航空建设等方面获得了大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为开放合作提供了良好条件。与此同时,还应该高度重视市场建设,从而更有利于拓展产业空间。市场是聚结和发散各种资源要素的场所,市场的发达是产业拓展、经济发达的条件。四川具有优势的商品市场、劳务市场,还应建设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技术等要素市场。再次,还要开展区域物流规划和设施方面的建设,积极发展与贸易、金融、物流、旅游等相适应的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等。
  李为国代表直陈,经过近几年的保护性开发,九寨沟县旅游资源的经济优势正逐日显现。但开放合作进程仍处于起步阶段,旅游资源的深层次开发空间仍然较大。“我们将树立科学的资源开发观,在保护为先的前提下,利用好资源和政策优势,找准产业的承接点和结合部,着力培育多元的开发主体!”
  结合几乎在一夜之间出现的企业“招工难”,全国人大代表、广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康永恒提到了产业工人队伍的建设问题, “四川是人口大省、劳务输出大省,这也是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的重要方面!”他指出,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的“十二五”规划,必将带来产业布局的大调整,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必将对产业工人队伍提出全新要求。他为此提出建议:教育部门应当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重要责任;政府企业管理部门要更主动更深入地完善企业工会、妇女、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建设,指导企业担负更多的社会责任;行业产业协会、工商联等社会民间组织要以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为切入点,保障工人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培养乐业、爱岗、敬业的产业工人队伍等。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良好的发展环境可增加投资产出,降低投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良好的发展环境可以引进更多的企业,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可以说,良好的发展环境是我省推动开放合作、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因素!”郭红梅代表说出了众多代表的心里话。如何进一步优化环境,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氛围,为大开放大开发创造条件,成为代表们的殷殷热盼。
  来自地震灾区的全国人大代表、绵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瑜一直关注,如何形成中东部省市对西部地震灾区“对口合作”长效机制,并出台鼓励政策。早在去年,他就为此提出建议,研究制定鼓励对口合作的政策措施,如税收政策、财政政策、土地利用政策、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等,加强干部和人才的互派和交流,促进产业转移、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带动整个东西部合作,进而推进合作两地的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他告诉记者,这项建议受到重视,目前灾区有利于开放合作的良好环境正在形成。
  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需要金融“给力”。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行长李明昌说,面对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引导信贷投入首先要符合国家产业调整政策,避免低质量、低水平重复建设;要考虑金融机构市场化经营原则,注意投入的质量和效益,促进西部经济金融良性发展;处理好货币信贷政策与其他宏观政策的关系,促进货币信贷政策与财政、税收、产业、投资等其他宏观政策相配套、衔接;有步骤、有计划地建立适应西部大开发需要的金融服务体系。
  引八面来风,与前沿接轨,进一步扩大开放合作,变“天府之国”为“天府之域”,努力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走在前列——在春天的盛会中,代表们一同描绘着美好愿景,并祈愿在天府儿女的携手共进中变为现实!

 

 
 
上一篇:成渝“联袂”给力 “中国经济第四极”呼之欲出——我省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热议《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下一篇:抢抓发展机遇,奋力推进“两个加快”——四川代表团代表履职记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或IE6以上版本浏览本站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网站维护: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息中心  ICP备案编号:蜀ICP备11021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