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一五”、“十二五”时期的关键交汇点,中国凝心聚力于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今年的两会别具深意。“作为观察中国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窗口,两会开放性包容性进一步增强,各种意见和建议的交汇也更多地展现出其理性、建设性和思辨性。”多位代表委员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更加开放包容 民主更具活力
“这不是我们的初衷,这样的一些做法也是不妥当的,我也如实地向社会作出检讨。”这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发出的“道歉”,引人关注。
3月6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邀请发改委负责人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有记者提到去年底一些地方为完成减排任务,采取了拉闸限电等粗暴简单的方法。张平做了上述表示。
对于张平的回应,海内外舆论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中国官员越来越勇于承担职业责任,展现了中国建设责任政府的努力和民主政治的进步。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两会期间,类似的场景,不时出现——
“房地产调控的核心目标到底是什么?房地产的问题症结在哪里?究竟怎么解决?”7日下午,九三学社小组讨论现场,面对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郭允冲,赵海英委员抛出了一连串问题……
“问责对象不明,对相关官员惩戒不力,此二者是行政问责制度的缺漏关键所在。”傅企平代表认为,官员被问责后的复出机制,须有公开制度设计……
不同的身份,相同的目的。近年来,代表委员以更加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态度,反映社情民意,提出意见建议,观点越来越有思辨性,建议越来越有建设性。
充分发扬民主 巩固制度基础
“你在基层工作了10年,对基层很了解,你讲的建议贴近实际。”——这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对代表提出建议的诚挚回应。
3月5日下午,人民大会堂西大厅。胡锦涛同他所在的江苏代表团150多位全国人大代表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南通市崇川区钟秀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邵敏结合社区工作经历,就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谈认识、说建议。
“你的意见国务院应该采纳。”——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委员真知灼见的诚恳接纳。
3月7日上午,北京铁道大厦三楼多功能厅。温家宝参加全国政协经济、农业界委员联组讨论。许善达委员建议,如果GDP实际增长超过规划预期,应有相应的预案和应对措施,以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两会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团组的审议和讨论,同代表委员共商国是,平等交流,已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动写照。
为人民代言,为群众谋利。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完善的每一小步,都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大踏步前进。
强化履职意识 深化制度优势
作为一名画家,萧玉田代表已连续7年提交关于加大对环京津贫困带进行生态补偿的建议。
正是在萧玉田和其他代表连续多年的建议下,国家对这一地区的发展尤其是生态补偿越来越重视。“我感到十分欣慰。”萧玉田说,“对关系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建言献策,是人大代表的职责所在。”
因议案提案得到政府有关部门重视,更激发了代表委员有针对性履职、建设性履职的积极性。
“在新的起点上加强立法工作”、“在新的形势下加强监督工作”……提交大会审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对新的一年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继续有效保障人民当家做主作出了部署。
“突出履职能力的提高”、“着力加强人民政协自身建设”……新的一年,政治协商制度也将继续显现出不可替代的政治优势。
“评价一个制度好不好,首先应该看老百姓是不是从中受惠,是否有利于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我觉得我们做到了。”周逢民代表自豪地说。
新华社记者 张宗堂 周英峰 华春雨
(据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