垮掉的不仅是“楼垮垮”

时间:2009-11-26 来源:光明网-光明观察 作者:邓辉林
  

     最近我国大部降雪,压垮了一些房子,因此夺走了几条鲜活的生命。关于建筑质量安全的讨论又开始热烈起来。山东烟台汽车东站的大楼正好撞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幢2004年7月才投入使用的大楼,如今已经未老先衰到被百姓称为“楼垮垮”的地步,刚刚披上了“随时垮塌!请勿靠近!”的横幅。

      问题早已暴露,2005年2月“楼垮垮”就因往下掉水泥块而砸伤车站两名乘客,相关部门的质检报告也早已证明其应当“人间蒸发”,却儿戏一般地屹立至今。近乎零寿命的“楼垮垮”,“死亡证明”下达后的“复生”,这些奇迹是谁创造的?

     工程建设也走了招投标程序。车站控股人——民营企业烟台交通发展公司决定选择烟台市最大的国有建筑公司,但交通局局长权良宝打招呼要让一家村办企业中标。交通局也是车站的股东,虽然没有控股,却控制了招投标的决定权。烟台交通发展公司法人代表傅志良表示:“我们没有办法,只能听他的意见”。想来有道理,将来上缴养路费、运输管理费、客票附加费、货物附加费,都要烦请交通局“笑纳”,不听局长大人的话岂不是自寻烦恼?

     退一步说,即使招到的承建单位资质不是最好的,但只要这家单位肯老老实实造房子,也不会成就“楼垮垮”的大名。在车站建设期间,建筑方将保温层的建筑材料珍珠岩偷偷运出卖掉,后用建筑垃圾、塑料袋、编织袋充当保温层。设计厚度70厘米的楼板,实际只有10厘米。一块薄板之隔,上为洗浴中心,下为候车大厅。虽然营业高峰有时差,但难保楼上的水池不会在白天压垮薄薄的楼板。面对如此猖狂而无良的施工,难怪建筑方内部人士要出来爆料问题了。看来,资质差一点不可怕,视人命如草芥的心理,才是真问题。

     承建方早在车站峻工之初就收到了质量验收报告,但一直不予整改。在收到拆除车站的质检报告后,更是纹丝不动。烟台汽车东站还将承建方告上法庭,要求对方维修加固楼底,但法院判决对方承担的200万元维修费用一直没能执行。第二次起诉甚至“迫于压力”而撤回。一个村办企业却有如此“牛气”,说背后无人撑腰,谁都不会相信。

     只有一个缺德的建筑商,不会拿到承建的标的;只有一个权倾一方的交通局长,也不会找到一个缺德的建筑商。换句话说,建筑商垮掉了良心或者监督局长权力的系统暂时失灵了,都不会成就“楼垮垮”。但当两者凑到一起,无良商人投靠了“官人”,“楼垮垮”的横空出世就不足为奇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