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把灾后恢复重建作为全省的中心工作
时间:2009-04-03 来源:四川日报

社论

  春色正浓。生机盎然的四川大地上,勤劳的四川人民正充满信心、激情满怀地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

  胡锦涛总书记去年12月来川视察,对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服务宏观经济大局作出了重要指示。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灾后恢复重建“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力争在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目标任务”。这是中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审时度势、科学决策,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也是我们必须完成的艰巨任务。全省上下务必树立抓重建就是抓发展的观念,坚持把灾后恢复重建作为全省的中心工作,统一思想行动,坚定信心决心,凝聚各方力量,攻坚克难,投身决战,更加主动有为地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力争实现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

  立足加快和提前,力争实现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了加快灾后恢复重建,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支持措施,为我省灾后重建和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难得的机遇。千方百计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就是最大限度用政策,就是最大力度抓机遇,就能为我省争取资源、大上项目、筹措资金、优化经济结构提供强大动力,还能让灾区群众早日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符合全省人民的共同愿望。灾后重建所产生的巨大市场需求和巨额投资,以及由此形成的对市场的持续拉动,也将成为促进全国发展的“强大引擎”,对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发挥战略性、全局性的积极作用。

  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必须坚定信心全力推进。时间提前意味着任务加重、工作加量。四川作为地震主灾区和重建主战场,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既是对我省各级党委、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也是我们必须履行的重大责任。能加快的必须加快,能早一天决不晚一天。我们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积极主动,增添措施,超常努力,不松劲、再加劲、用足劲,尽快形成“加快”的合力。我们相信,有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正确决策,有抗震救灾阶段性胜利打下的坚实基础,有全省人民的同心协力,有18个对口支援兄弟省市的全力支持,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实现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

  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必须科学组织重点突破。时间提前意味着“快”字当先、快马加鞭。力争实现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任务重、头绪多、时间紧。既要按照灾后重建规划整体推进,又要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各地各部门要对重建项目进行梳理,倒排工期、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在政策对接上下功夫,在资金筹措上下功夫,在项目推进上下功夫,在援建衔接上下功夫,在要素保障上下功夫,在质量安全上下功夫,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灾后恢复重建,必须突出重点,攻克难点,要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把住房、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等作为加快重建的重中之重;坚持路、水、电先行,加快推进交通、通信、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城镇重建是恢复重建的基础和平台,当前必须抓紧落实规划,尽快启动建设,精心组织实施,保障建设进度。同时,要加快灾区产业重建、文化重建和生态重建步伐。针对重建中的资金保障难题,要创新思维、创新机制、创造条件,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导向和杠杆作用,大力引导社会资金、信贷资金参与重建,做好“向上提、银行贷、市场引、社会筹”几篇文章。灾后重建是百年大计,必须坚持科学重建、科学推进,必须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一定要在加快进度的同时保证质量,注重功能,提升品位,确保各项重建项目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达到灾后重建“快”与“好”的和谐统一。

  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必须明确责任加强领导。时间提前意味着领导干部责任更大、担子更重。力争实现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2009年是关键年,也是攻坚年,各项工作拖不得更等不得,工作要快推动、措施要快落实、行动要快见效。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主动适应形势需要,勇于担当,甘于付出,以非常时刻非常之举、关键时期超常努力强化责任,整合力量,推进工作。要加强领导、强化监督,严格管理。对每个重建项目要明确实施主体、责任主体,落实领导责任、工作责任。激情是成就事业的基石。重任在肩,各级领导干部要有一种“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鼓信心、提士气、抓落实,冲在一线,干在前头,靠前指挥,带领广大群众真抓实干、大干快上,以积极进取的姿态和主动有为的精神,把各项任务和部署落到实处,确保圆满完成重建任务。

  春天带来春的讯息,春天吹响激荡人心的前进号角。在明媚的春光里,我们看到了成兰铁路开工建设的奠基典礼,听到了四川发行18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获得批准的振奋消息。一幅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的壮丽画卷,正在我们脚下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