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外界更好地了解四川灾后恢复重建进展,3月4日,来自6个重灾市州的书记、市长们,通过一场新闻发布会来回应各方关注。
通常的新闻发布会上,答问者发布的许多信息都是提问者不够了解的。但这场新闻发布会有些不一样,事实上,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答问者面对的是一群真正意义上的“灾区通”。
“不知道你了不了解这个情况……”现场,一位来自中国网的记者,当众“挑战”绵阳市委书记吴靖平的“民情知晓度”。问题很简单,但如此细微的精确“制导”,除非真正去过灾区的记者,很难做到。本报记者随后的调查进一步发现,出席新闻发布会的200多名记者中,很多人到过四川,并全程关注着四川的灾后恢复重建。
于是,问答间的“过招”,变成四川灾后恢复重建透明度的另一种呈现。一方面,四川借助包括新闻发布会在内的各种形式主动公开灾后恢复重建进展和细节;另一方面,外界对灾区的关注、审视与监督,又贯穿于灾后恢复重建的全过程。
如此默契,是灾后重建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