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的看望和鼓励,激励着擂鼓八一中学的孩子们更加努力学习——
“刘爷爷看到我写的信了!”清明假期后一上课,北川县擂鼓八一中学2010级6班学生代琪就兴奋地告诉同学,“他还祝我们快乐、进步。”
日前,15岁的代琪给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写信。“看到代琪同学的这封信很高兴,既看到了北川灾后重建的新变化,也看到了重灾地区同学们的新变化。祝你们快乐、进步。”刘奇葆在回信中说。
省委书记的看望和鼓励,激励着擂鼓八一中学的孩子们更加努力地学习。
“刘爷爷与我一起吃午餐”
“我当时就坐在这个位置。”代琪特地把记者带到宽敞明亮的餐厅,回忆起与刘爷爷一起共进午餐的场景。
去年11月,专程到北川考察因灾失地群众安置的刘奇葆走进擂鼓八一中学。校长陈仕斌回忆,当时正是午餐时间,刘奇葆径直走向学生餐厅,坐到了代琪的旁边,与孩子们一起共进午餐。
看见陌生人前来,代琪有些紧张,但这位爷爷和蔼可亲的问话,很快让她打开了话匣。“刘爷爷问我家里面的情况,修房子没有?爸爸妈妈有哪些顾虑?”代琪家的4层小楼伴随漩坪乡场镇被淹没在唐家山堰塞湖里,新场镇从安全等角度考虑建在永吉村的半山坡上,父母觉得到新场镇建房生活不方便,迟迟没有建房……代琪把心里的话全掏了出来。
那天的场景就这样定格在代琪的脑海中。刘爷爷走后,多次有叔叔阿姨到学校看望同学们,还给大家带来了学习用具和书籍。
更让代琪高兴的是,家里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一个周末回家,爸爸高兴地告诉她,县里给家里送来过冬的棉被,帮助协调了耕地和林地,还在代琪外婆家的十里村协调了宅基地,落实了建房政策。其后,北川出台堰塞湖淹没区群众安置政策,淹没区群众可到新县城购买安居房。代琪的爸爸买了辆货车跑起了运输。
“我应该写封信告诉刘爷爷我现在的生活学习情况。”代琪这样盘算,但因为初三的学业很紧张,一直没有付诸实施。期末考试结束后,她便拿出了信纸。
“你慈祥的面容和亲切的话语,就像一股暖流温暖着我,让我难以忘怀。”代琪在信中写道,“看到爸爸、妈妈脸上的笑容,我感觉幸福又回来了。”
“我喜欢现在的学校”
“我还想告诉刘爷爷,我们的学校春天很漂亮。”代琪说,在她先后读过的三所学校中,擂鼓八一中学是她和同伴们最满意的学校。
地震前,代琪在漩坪乡初中就读,虽然青山环绕,但校舍老旧,操场是泥地。“学校没有实验室。上音乐课,大家要把风琴抬进教室里。”
地震后,代琪坐在山坡上,眼看着唐家山堰塞湖湖水一点点地漫过学校操场,淹没篮球架,整个校园消失在湖水中。随后,代琪和同学们沿着大人们踩出的小路走出大山,在九洲板房学校求学。
“家里受灾了,校舍没有了,我很伤心。”板房学校的第一个夏天,代琪经常和同伴一起在寝室里发呆。
“我喜欢现在的学校。”代琪和很多同学一样,喜欢教室里的等离子电视,喜欢在实验室里鼓捣到下课了也不愿出来,喜欢音乐教室里独立的座位和多种乐器,喜欢在塑胶操场上蹦跳……
震后,济南军区援建擂鼓八一中学,按42个普通班的规模设计,2000名学生可以全部住宿。代琪的寝室不仅有公用的书桌、书架,还有独立的卫生间和淋浴间,每人还配备一个衣柜。
“学校的建筑非常安全。”陈仕斌见证了学校建设的全过程,抗震标准让这位从教20多年的老教师非常放心。4幢教学楼通过宽敞的楼道连接起来,学生可四通八达地疏散。在北川,各个乡镇都建设了崭新安全的学校。
现在的陈仕斌有一个“心结”:有了好学校,就要管理好,让它发挥好的作用。去年秋天,原擂鼓中学和漩坪初中合并成擂鼓八一中学,学生由震前的90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1900多人,接纳北川多个乡镇灾区甚至德阳、江油的部分孩子前来就读。“我们要把八一擂鼓中学打造成县内最好的初中。”
“我一定会满怀感恩之心,加倍努力学习”
“有这么多人的帮助和关心,我十分感激,也对未来生活和学习充满了信心和希望。”代琪在信中向刘爷爷汇报,“在这次期末考试中,我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代琪变了,身边的同学也变了。
“地震后,一些孩子有些消沉,上课不认真。”班主任宋佳说,学校通过班会、个别谈话等多种方式,从“想想自己的父母”这样细微的、可以感受的角度入手,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在擂鼓八一中学,4名志愿者常年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做学生康复工作。
“孩子们越来越开朗。”宋佳看到的笑脸越来越多。
代琪的成绩,也经历了“V”形反转,“刘爷爷,请你放心,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一定会满怀感恩之心,加倍努力学习,长大后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她现在的目标是:考进自己向往的北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