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支援绵竹抗击“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江苏医疗卫生总队
在江苏医疗卫生总队协助下,“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72小时,绵竹市清平乡灾区实现卫生防疫全覆盖。8月24日,卫生部领导在绵竹调研灾后医疗卫生重建工作时,对江苏医疗援建情况和江苏医疗卫生总队在抗击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所做的工作给予高度肯定。
灾后72小时 卫生防疫全覆盖
8月13日,绵竹市清平乡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江苏医疗卫生总队队长刘云带着队员第一时间赶到指挥部,与绵竹市卫生局等单位共同商讨应急方案,协助做好地质灾害救治工作。
在应急救援体系方面,江苏医疗援建人员已有相当的经验,他们迅速担当起重要的专家角色。在他们的建议下,相关医疗工作人员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分别设立医疗救治组、卫生防疫组、后勤保障组等,建立伤病员零报告等制度,动态掌握伤病员及传染病发生情况。
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72小时后,清平灾区实现卫生防疫全覆盖。以绵竹市为主体,省、市专家为技术支撑,旌阳区、广汉市、中江县、罗江县疾控监督人员为补充,三级卫生防疫人员梯队和省、市、县三级卫生防疫保障体系迅速建立。派往清平乡的卫生防疫人员与清平乡卫生院的防保人员、村医生以及当地干部组成5个卫生防疫组,分别负责5个村的灾后防病工作,实现了清平灾区和绵竹职中两个受灾群众安置点健康教育宣传、传染病症状监测、饮水饮食监督指导、重点区域消杀4项全覆盖。
应急管理在灾害前开始
“来绵竹这么久,我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帮助这里建立起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医务人员的抢救水平高低决定抢救成功的几率。”刘云说,她的团队总共8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领域。
6月底,她刚做完博士后论文答辩,来不及向家人告别就来到绵竹参与对口援建。一到绵竹,他们便在绵竹市卫生局开办医疗卫生机构医护人员急救技能培训班。培训持续3天,由江苏省省级以上急救医学专家授课,讲授急诊医学概论,内、外科常见危急病的抢救以及急救技能培训。为了让培训更生动,还从江苏空运来人体模型,现场教会学员。学员们兴趣大涨,教室里坐满了人,还有学员坚持站着听完了课程。
“说来也巧,我们上完课的第二天,一名学员就碰到一个被雷击昏迷的病人,并成功实施救治。”刘云很高兴自己的学员能学以致用。
和村民一起寻找新水源
“灾害发生后,我多次请求到清平。”江苏医疗卫生总队的陈勇说。8月20日,小伙子坐上到清平的直升机。
在清平乡棋盘村进行水源调查时,陈勇发现一处饮用水源出现问题,他马上报告,并和当地村民一起重新寻找水源。冒雨穿过破碎的山体,他们终于找到另一处可饮用的水源,重新安置水管,保证村民能及时喝上放心水。
“最惊险的是有人报告发现了一头死猪。”当陈勇他们赶到现场时,发现猪已被当地老百姓分成多块,准备拿回家吃。他们挨家挨户地问,直到把收回来的猪肉重新拼成一只整猪,确保不让一个村民吃到有致病危险的猪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