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省委书记对藏家儿女的特别关怀
时间:2011-07-12 来源:四川日报

  7月8日,在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实习的藏族学生志玛惊喜地收到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给她的回信和赠送的一台笔记本电脑。图为志玛(右二)正在试用刘奇葆书记赠送给她的电脑。
  不久前,我省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的首批学生、藏族女孩志玛用自己顶岗实习领到的第一个月工资,给省委书记刘奇葆买了一个水杯作为礼物,感谢刘奇葆对藏家儿女的关怀。
    收到礼物后,刘奇葆亲自给志玛回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鼓励志玛“勇于吃苦耐劳,敢于拼搏竞争,用智慧和双手创造辉煌的明天,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人生的华章”。
    7月8日,刘奇葆委托省委办公厅工作人员来到志玛顶岗实习的成都聚思力公司,将回信交给志玛。刘奇葆还个人购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作为回礼赠送给志玛。
    双手接过回信,志玛走到和她一起在公司实习的藏族同学中,展开信笺,轻声念读:“志玛同学,你好!你用第一个月工资给我买的水杯已经收到,我很感动,谢谢你……”
    省委书记亲切而朴实的话,让志玛双颊因激动而微红,她有些哽咽,动情地说:“这是我一生中收到的最宝贵的礼物,也是最温暖的关怀,我一定好好学习、努力工作,不辜负你们的期望!”说罢,她深深鞠了一躬。
  “我为你们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感到骄傲”
    今年22岁的志玛是成都中和职业中学的一名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学生,来自甘孜州理塘县。虽身有残疾,但她在学校和老师的鼓励下,刻苦学习,掌握了英文和日文录入。
    “我了解到,因父亲早逝、母亲多病、身体残疾,你曾对生活失去信心,是‘9+3’免费教育计划让你树立自信、重怀梦想、再拾坚强,真正‘站’了起来,从原来一点都不会计算机操作到现在英文录入速度达到了每分钟230个字母,取得了计算机中级操作员证书,并已顺利走上实习岗位,每月有1000多元收入,我由衷地为你感到高兴……”
    捧着省委书记的回信,一句句往下读,志玛的眼泪淌了出来,“虽然没见过面,但刘书记竟然对我这么熟悉,对我这么关心!”
    刘奇葆在信中写道:“你和你的藏区同学都心怀感恩、积极上进,无论思想上还是学习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绝大多数同学入了团,很多还入了党,并涌现出一批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先进个人和集体,我为你们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感到骄傲。”
    “你们的学习、成长经历证明,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是符合藏区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这种教育培养方式是成功的。”
    刘奇葆说:你和同学们从藏区到内地接受全面系统的职业教育,是改变人生的第一步,这一步你们走得勇敢而踏实。现在,大家陆续走上了顶岗实习岗位并将很快就业,迈开了创造美好新生活的第二步。“听说你打算先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待积累一些经验进一步增长见识后再回到家乡自主创业。对你的自立自强,我非常赞赏。”刘奇葆勉励志玛。
    刘奇葆还在信中告诉志玛和她的同学,省委、省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保障大家就业有出路、创业有帮扶、升学有渠道。“社会各界也在关心帮助你们,为你们的成长成才创造条件。希望大家常怀感恩之心、奋进之志,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的就业观,勇于吃苦耐劳,敢于拼搏竞争,用智慧和双手创造辉煌的明天,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人生的华章。”
    读完这封字里行间浸透着省委书记特别关怀的信,志玛非常感动,她说:“特别感恩党,感恩刘伯伯,感恩‘9+3’政策,感恩所有关心帮助我的人。是你们的关心,是‘9+3’教育,让我树立起信心,更加坚强,开始了新的人生。”
    “我今天得到了最珍贵的礼物,我要一生珍藏。刘伯伯送给我的电脑,不仅是一个非常珍贵的礼物,它更深刻的寓意是刘伯伯要我亲手打出自己精彩的人生。”“我是一个残疾人,但知识不残疾。我一定自强不息,感恩奋进,学好本领,以实际行动回报刘伯伯的关心和爱护。”
    志玛还给大家深情地唱起雪域高原的歌——《卓玛》,歌声清亮高扬,打动着在场每个人的心,表达了志玛和她的同学们对未来生活的信心与希冀……
  “我们大家都感谢恩人共产党”
    一头干练的短发,胸口戴着工作牌,志玛坐在成都聚思力公司的办公室里,熟练地用电脑进行数据录入,偶尔和同事进行交流,俨然已是一个标准的上班族。
    前几天,志玛被公司批准培训合格正式转正,她说:“加上刘书记的回信、送礼,真是三喜临门啊!”
    读完省委书记的来信,她小心翼翼地打开笔记本电脑,连接无线网络,试试操作系统,对这份礼物爱不释手。
    志玛的家在理塘县章纳乡章纳村,姐姐和哥哥都是农民,没有什么文化。2009年,志玛初中毕业,受惠于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来到成都学习。
    刚来学校时,志玛有点不自信,不抬头看人、不敢和人说话。学校给她找了一位老师和两位同学进行 “三帮扶”。“所有人对我都很友善、关心,帮我找优点,找自信,我终于敢站上舞台唱歌了。”她还取得了“计算机中级操作员证”,进入了“日文数据录入班”。
    公司培训主管说:“她是‘9+3’免费教育计划的学生,虽有残疾,但我们非常欢迎她的到来,把她当作这个团队的一员。志玛开朗健谈,又喜欢唱歌,同事们都喜欢她。”
    为了追求数据录入的正确率,志玛比别的员工更刻苦,每天练习近8个小时。“每小时要输入4000个字符,志玛能做到真是不简单!”
    6月初,志玛领到了她一生中的第一份工资,她激动得一口气跑到商场,精心挑选了一份礼物,托学校领导转送给刘奇葆,“希望他在忙碌的时候休息一下,用我送的水杯喝口水,消解疲劳……”
    “七一”前,爱唱歌的志玛创作了歌曲《感谢党》,在全省藏区“9+3”学生文艺汇演中,志玛嘹亮的歌声响遍剧场:对党的恩情我永远铭记在心,为了梦想我愿意付出一切……
  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明天
    一个普通的水杯,盛满藏区学生的感恩之情;一封深情的回信,饱含着省委书记对藏家儿女特别的关怀。
    2009年初,经过深入调研,刘奇葆提出并大力推动在我省实施“9+3”免费教育计划,这改变了许多藏家儿女的命运。
    今年初,从甘孜州一个农牧民家庭来到隆昌幼师学习的龙珍写信给刘奇葆,讲述她如何在老师的教导下,从一个调皮、不守纪律的孩子变得懂事、追求上进。她说:“‘9+3’项目是刘奇葆书记带给我们最大的福气,每个同学都应该懂得珍惜。我们都非常感谢您这个藏区儿女的大恩人!”收到信后,刘奇葆说,能够坚韧求进的孩子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他鼓励龙珍努力学习,立志成才。
    在我省2009级“9+3”免费教育计划学生中,团员已占到85.2%,党员数从入学时的24人增加到836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我省21名参赛藏区学生中有19人获奖,斩获了技能大赛金牌和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学生才艺汇报演出金奖。
    收获知识和本领,回报责任与爱心。绵阳市财经学校学生吴刚勇救落水老人,成都市工业学校学生扎西返乡途中用所学知识修车为乘客解困,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学生洛泽仁用唐卡的绘画技巧帮助家乡人装房子、画彩图……而走进川西高原,广大农牧民只要一说到“9+3”,都会竖起大拇指。
    从第一步“教育”到第二步“就业”,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刘奇葆反复强调,首批学生就业具有探路和双重示范作用,必须精心组织好、实施好。他同时鼓励孩子们: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明天,开创幸福生活。
    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企业正向 “9+3”学生敞开大门。“这些娃娃到企业后,能吃苦,有礼貌。”宜宾举桦汽车修理厂厂长刘华中说,“接收‘9+3’免费教育计划的学生是我们的一份责任,我们欢迎他们。”目前,我省8500多名2009级“9+3”免费教育计划学生中,已有7214人落实顶岗实习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