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会议专题 > 常委会会议 > 四川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

法治护航 一江碧水浩荡东流

时间 2025-07-29 来源 “四川人大”微信公众号
[ 字号大小:]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保护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依法助力美丽四川建设,按照2025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安排,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于4月至5月对长江保护法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7月28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关于检查长江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担起“千河之省”责任

  四川素有“千河之省”的美誉,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建设核心区,全省96.6%的水系属长江水系,地表水资源占长江水系径流的1/3,流域面积接近长江经济带总面积的1/4。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四川在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肩负重大责任,在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省人大常委会把长江保护法执法检查作为今年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于4月8日召开执法检查动员会,会后分2个执法检查小组,分别前往成都、阿坝、甘孜和泸州、宜宾开展实地检查。
  检查组深入长江干流和支流的岸线码头、沿江企业以及田间地头,逐条对照法律条文,以实地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检查法定职责是否履行、法律责任是否落实、法律执行是否有效、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衔接等情况,认真核实法律实施成效。检查过程注重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邀请各级人大代表、基层一线执法人员、企业代表及专家学者参加实地检查,同时注重听取基层群众意见建议。
  本次检查坚持上下联动,省人大常委会委托市(州)人大常委会同步对本行政区域内长江保护法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实现检查范围全覆盖。同时,组织相关部门、企业和部分群众开展了长江保护法知识问卷调查,全面了解法律知晓度,推动长江保护法更加深入人心。

一江碧水向东流

  从执法检查情况来看,长江保护法自2021年3月1日实施以来,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坚持用法律武器治理污染、用法治力量守护长江母亲河,长江流域200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连续两年保持100%,长江干流、嘉陵江、涪江、渠江等主要跨界流域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沿岸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在阿坝州金川县境内大渡河流域唯一出境断面水质监测点——马尔邦碉王山庄水质自动监测站,检查组查看了在线监测的pH值、溶解氧、浊度、氨氮等多项实时数据,并询问相关情况。当得知出境水质长期保持在Ⅱ类及以上时,检查组在肯定的同时,强调要加强流域保护和治理,确保一河碧水向东流。
  在宜宾市杨湾污水处理厂、泸州市城南污水处理厂,检查组仔细了解污水处理工艺和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查看出水口实时监测数据,并对两市出境断面水质进行抽查。
  自长江保护法实施以来,我省健全保护体系,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全面推进流域污染防治,3.1万个入河排污口全部完成溯源,整治率居全国前列,166个工业园区完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配套,126条城市(含县城)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整治,长江总磷浓度较2020年下降14.88%;累计完成营造林3239.95万亩,治理沙化土地28万亩,修复高原湿地14万亩,草原综合植被覆盖率达86.5%……
  一组组数据背后是我省贯彻实施长江保护法的努力与成果,是一江碧水向东流的保障与体现。

直视短板敢于面对

  “跨部门、跨区域信息共享不够充分,一些监测项目存在重复建设问题,部门、区域统筹协作不够。”
  “部分地区小流域治理中存在治理措施不够精准、生态修复进度缓慢等问题,导致个别小流域水质不稳定,枯水期出现水质较差情况……”
  报告指出,全省各级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实施长江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取得显著成效,但还存在思想认识需进一步深化、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需进一步加强、公众参与意识有待提升等问题和短板。
  报告对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不遮掩,敢于直面,并提出进一步推动长江保护法实施的具体对策。
  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和保护协作。建立健全环保应急预案体系,不断修订完善港口码头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健全企业防污染应急队伍和应急设备,深入推进跨区域、跨部门联合执法和区域协作机制,打破上下游、左右岸信息壁垒。
  进一步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协同推进化工污染整治、水环境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大环境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深入推进城镇生活、工业园区、农业农村等关键领域污染治理。强化科技支撑和资金支持,因地制宜开展高原高寒高海拔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
  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大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力度,探索推行恢复性司法执行方式,不断提升长江流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管。建立健全执法监管机制,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破坏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
  报告中的一条条对策建议既体现了我省全面贯彻实施长江保护法的信心和决心,也必将为建设美丽四川,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贡献更多人大智慧和力量。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