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人大

宜宾市:打造代表联系群众“直通车”

时间 2025-11-19 来源 人民权力报
[ 字号大小:]
  近年来,宜宾市人大常委会紧扣深化“两个联系”要求,推出“建立国家机关联系代表机制、创办《代表之声》、12345市民热线代表建议快办通道”三项举措,从专业对接、精准传声、高效响应三个维度,打造代表联系群众“直通车”,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宜宾实践。

从“临时邀请”到“常态联系”

  市人大常委会印发相关工作方案,推动联系机制向“专业化、常态化、长效化”转型。
  按“职能对口、专业契合”原则,为37个市级部门各筛选5名至8名基层代表作为固定联系对象,代表所在单位设“基层联系点”。目前,210余名基层市人大代表已与市级部门建立联系,覆盖代表总数的50.9%,实现“广度”与“深度”双提升。
  各部门通过“定期走访+座谈交流+政策征询+活动参与”联动,让代表“知情知政”。今年以来,市、县(区)两级法院共走访代表150人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219条,办理代表建议107件,邀请人大代表开展以案释法、普法课堂等活动56次。同时,110余名人大代表受聘为“行风监督员”“民生观察员”,今年已组织法律宣传、安全检查等活动1300余人次。

从“泛泛而谈”到“精准传递”

  市人大常委会创办《代表之声》,构建“收集——审核——报送——反馈”闭环,让建言从“泛泛而谈”变“精准直达”。
  素材收集打通“代表个人+专业小组+基层家站”渠道:引导代表立足行业找问题,组织专业小组调研,依托家站征民意。今年以来,各县(区)、市人大专(工)委开展调研、讨论210余场,汇总建言140余件。
  质量把控“四级审核”:实行县(区)初核、专(工)委复审、研究室把关、常委会领导审定机制。监察司法代表小组反映的宜长路宜珙路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的问题,推动出台了《宜宾市八条事故多发易发重点路段交通安全隐患整治实施方案》,让群众安全出行更有保障。
  成果转化建立“精准分送、采纳反馈、定期通报”机制:按内容送常委会领导和有关部门;及时跟踪办理并向代表反馈;实行“月汇总、季通报、年总结”,成果纳入履职档案。今年来,《代表之声》已编发66期,其中4件建议转为闭会办理。

从“慢响应”到“快直达”

  市人大常委会联合市政务服务非公经济局,依托12345政务热线平台建立了“识别——交办——响应——反馈”闭环模式。
  平台录入四级人大代表信息,设“白名单”,代表来电可精准识别、优先办理。政策咨询3日内答复、一般诉求10日内办结、复杂问题1月内处理,办理中发短信告知进度。日前,南溪区人大代表反映智轨站人行横道隔离栏出现缺口,有电瓶车从缺口处通行,影响行人安全出行。平台及时转交相关部门办理,加固了隔离栏,解决了安全隐患。
  市、县(区)人大通过“函告+微信群+培训”动员代表使用通道,同时将“使用情况、办理绩效”纳入履职评价。
  截至目前,平台收到代表诉求127件,办结率为92.9%,人大代表对承办部门服务态度满意率为94.9%,对诉求处理结果满意率为89.7%。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