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首页
综合要闻
领导活动
会议报道
立法工作
监督工作
代表工作
基层人大
观点理论
建言献策
对外交流
机关工作
人民代表大会
常委会会议
主任会议
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专题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实现伟大中国梦 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
践行节能低碳 建设美丽家园
芦山地震专题
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专题
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
省人大代表
常委会领导
常委会委员
组织机构图
法律法规
法制讲座
大案纪实
反腐追踪
律师事务所
律师信箱
当前位置:
主页
>
调查研究
>
关于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
2014-03-27
来源:
巴中市人大常委会
作者:
张方 何海生 杨志成
近年来,巴中市按照 “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开放合作、扩大投资为动力,以夯实基础、增强功能、优化结构、提升质量为主线,推动全市商贸流通业实现了高端切入、跨越发展。2013年末,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十一五末(下同)增长57.74%,商业网点增长39.36%,商业设施面积增长34.7%,吸纳就业增长10%,实现税收增长11%。
市场体系更加完善。规划引领得到加强。编制完成了《巴中市“十二五”商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物流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全市共建设4个大型物流园区,累计完成投资47.04亿元,占总投资的18.6%。中心商圈、商业综合体和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加快。初步建成5大商圈;建成营运10个商业综合体,共投资30亿元;在建商业综合体16个,完成投资64.17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29.4%;完成特色商业街区建设(改造)20条,在建10条。特色专业市场培育初见成效。计划总投资207亿的盘兴中国西部物流园、投资55亿元的西部国际商贸城等专业市场加快建设。
新型业态和行业不断涌现。现代物流快速发展。引进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51户,鼓励发展连锁经营,培育龙头连锁企业130户,连锁率28%。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积极抓好国内外高端电子商务企业引进工作,以商招商引入阿里巴巴、腾讯等知名电商平台在盘兴物流园区设立西部配送中心的构想,正依托盘兴物流园区与上述电商企业启动商务接洽和谈判,推进全丰酒业、四川天韵营销策划有限公司等电子商务企业开展网购网销业务。积极发展会展业。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210亩、总投资5亿元、会展面积5万平米的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综合性会展中心正在加快建设。拍卖、典当行业发展有新起色。10户拍卖企业去年首次实现成交跨亿元,3户典当企业累计融资6200万元。
重大项目突破推进。引进盘兴集团、广东兴合、四川金强实业、成都置信实业、云南鸿宇集团等大企业、大集团,累计开工建设重点商贸流通项目65个,总投资70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46亿元。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17个。2014年计划新开工项目19个,总投资128.87亿元,已开工10个。
发展水平有效提升。流通主体不断壮大。全市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210户,其中销售过亿元企业14户,过10亿元企业1户。品牌打造不断加强。实施品牌战略,新增2个省级品牌、10个市级品牌。对外开放卓有成效。外贸进出口增长194.06%。平昌集中申报兆润摩托等3家企业进出口获权,对外经济贸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成效喜人的同时,巴中商贸流通业也还客观存在一些问题。
规划不够完善。已编制的《巴中市商业规划》(2011-2020)和《巴中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已不能适应新的《巴中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功能定位。各县区商业网点规划及市场体系建设规划均未出台。规划执行不力,刚性约束不够。商业设施布局不够科学,商业业态分布散乱。
体系不够健全。全市城乡市场体系及市、县、乡镇、村四级商品流通网络不健全。商业资源紧缺,区域性大型商贸、物流中心仍处于建设之中。特色街区特色不鲜明,集聚效应不明显。城区及乡镇普遍缺乏标准化农贸市场,乡镇以街代市较为普遍。农村商贸服务中心、农家店标准化建设滞后,功能拓展不到位。
现代化水平较低。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兴商贸业态起步晚,信息化技术应用起步较慢。市场主体规模小,年销售过亿元的限上企业占比极低,年交易额过亿元的市场仅7个。限上企业销售额在全市社销零总额中占比、商贸流通业吸纳就业占全社会就业总数、税收占全市税收总量的比重均较低。国有商贸企业改革进展缓慢。
为进一步加快巴中商贸流通业发展,建议:
增强规划的引领和约束作用。加快修编全市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总体规划,科学编制商业网点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有机衔接,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充分考虑商业网点建设需求。完善社区商业网点和其它公共设施的配置,充分考虑停车位及通道建设。商贸物流园区要配套规划建设LNG加气站。抓好大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中心及二手车交易、水果批发市场规划建设工作。
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加快盘兴物流园、西部国际商贸城、汽贸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完善园区仓储、配送、货运、信息网络、营销策划等功能。优化城市流通网络布局,有序推进中心商圈和商业街建设,支持特色商业适度集聚,鼓励便利店、中小综合超市等发展。规划打造纯商业综合体,吸引高端消费。大力支持农贸市场建设或升级改造。科学布局商业业态,有序搬迁汽贸、建材、服装、农产品等专业市场,形成规模集散中心。
提升流通业现代化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鼓励开展发展模式创新和技术集成应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信息化水平。推进流通领域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各类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效率;支持流通企业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提高仓储、采购、运输、订单等环节的科学管理水平。加快培育新型业态。鼓励流通企业建立或依托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上交易,支持龙头企业与国内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建设立足川东北面向西部的电子商务仓储物流配送中心。立足本地产业特色和会展业发展结构,制定会展业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以会展场馆为中心,集酒店住宿、餐饮、购物、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等配套服务为一体的会展综合体。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支持流通企业建设现代物流中心,积极发展统一配送。支持商贸流通企业与一、二产业深度融合,以流通促一、二产业转型升级。
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流通领域,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积极引进培育电子商务、会展、现代物流等骨干企业,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引进现代物流和信息技术带动传统流通产业升级改造。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行业和领域,探索向商贸流通企业全面开放,研究拍卖机构进入国有土地使用权、采矿权、探矿权、集体土地流转、二手车、地方特色产品等领域的准入问题。
强化流通业发展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县区商务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明确执法主体。支持引导组建各类商贸企业协会,提高自律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切实保障项目前期工作经费。认真落实《巴中市商贸流通业扶持鼓励办法》,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降低流通环节费用,城区适量发行配送通行证。加强金融服务。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动产、仓单、商铺经营权、租赁权等质押融资,发展融资租赁、商圈融资、供应链融资等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大型流通企业上市融资、设立财务公司及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加强用地保障。统筹安排流通业用地;合理确定商业用地价格;加强流通业用地管理,禁止借名圈地。加强水、电、气保障。逐步落实“列入国家鼓励类的商贸流通业逐步实现与工业用水、用电、用气基本同价”政策。加强人才保障。大力培养、引进商贸流通领域(电子商务、会展、现代物流等)专业人才。
上一篇:
关于都江堰市城市社区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下一篇:
省人大常委会重点课题调研组赴凉山州开展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