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基层人大 >

为了饮用水源更安全——平昌县人大常委会监督水污染防治工作纪实

时间:2010-10-19 来源:平昌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作者:袁毅
  

  “多年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平昌的水终于变得更清了”。这是平昌县人大常委会近日组织部分省、市、县人大代表视察水污染防治时代表们发出如此感言。并一致认为,平昌县的水污染防治成效显著,人民群众评价好。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平昌县人大常委会多年来持续不断地跟踪监督和大力支持。
  保护水源:列入人大监督日程
  平昌属川东北老旱区,年降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全年降雨80%集中在5至10月,而11月至次年4月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20%,水源保证率低,季节性缺水矛盾相当突出。近年来,随着城镇人口迅速增加,水环境面临的污染压力越来越大,水质污染使全县经济发展、群众生活和社会和谐稳定受到了严重影响。人大代表议案持续关注水污染和饮用水源安全,加强饮用水源保护迫在眉睫。
  生命之源不能再受污染!人大代表和群众的强烈呼声,受到了平昌县人大常委会的高度关注,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将水污染防治工作纳入监督议题,对全县各乡镇和有关部门水污染防治工作情况开展执法检查。“监督治水”在全县拉开帷幕。
  实地调研:寻查水污染症结
  找准病因,方能药到病除。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24次主任会议专题研究执法检查方案,成立了执法检查组,各乡镇人大主席团负责组织人大代表对本辖区水污染防治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县人大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人大机关各工作机构负责人、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部分乡镇人大副主席、县城街道居委会负责人等150余人听取了省环保法律专家覃栋材关于水污染防治法的法制讲座。执法检查组全体人员听取了环保、水利、发改委、财政、建设等部门或单位水污染防治情况的汇报。执法检查组分三路就县城主城区生产生活水污染集中治理和执法主体单位执法状况、乡场镇水污染集中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情况、通巴两河沿岸水源保护及工业企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情况等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执法检查。执法检查组认为,全县水环境污染的隐患较大,城镇生活污水直排现象严重,部分乡镇生活饮用水源指标超标,并形成了翔实的水污染防治执法检查报告。
  听取审议:为治理水污染开处方
  2008年9月,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全县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情况报告。为全面推进水污染防治法的贯彻实施,在审议报告时,常委会组成人员直言不讳地针对调查所反映出的问题和不足,向县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
  “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水污染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河流、水库等水域周围的广大干部群众和有污染的企业业主、个体工商户作为重点对象,广泛深入地宣传水污染防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要抓住治污重点,着力解决好水污染防治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要对县城饮用水源周遍养殖大户养殖污染进行督促整治;二是要加强医疗废弃物的监督管理;三是要加快巴河流域重点场镇污染治理进度;四是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杜绝新污染。”
  “要提高监察能力,强化对排污企业和河流水质的监测监管,加强水质监测,加快在线监控设施建设进度,加大违法排污查处力度,严查超标排污。”
  会后,县人大常委会及时发出了审议意见,要求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制定整改措施,确保常委会审议意见落到实处,每季度书面报告审议意见的办理情况。
  督办落实:治理水污染初见成效
  县人民政府对县人大常委会的意见和建议高度重视,并在县人民政府常务会上专题研究,落实责任,付诸行动。县人大主任、副主任、市县人大代表先后深入巴河、县城李家沟、江口镇太平村等地,逐一跟踪检查整改落实情况,及时向政府反馈检查结果,形成了人大督办、政府落实的良性互动格局。
  环保宣传教育形式多样。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爱我巴河,保护母亲河”集会活动,发起了“共饮一江水,同护母亲河”倡议,举办了首届全县中小学生“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主题演讲活动。以会代训,对全县43个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机关事业单位负责人、县城社区干部进行了环保法律培训,在白衣、驷马、高峰等乡镇开展了环保知识进学校、进社区活动,向社会各界分发环保宣传资料3000余份。在县电视台、县广播电台、县政务网开设环保栏目,开通环保网页,制作了《防治水污染,保障饮水安全》环保专题片。《平昌环保融入县域经济发展主战场》、《平昌县依法关闭饮用水源保护区两家养猪场》等被《中国环境报》刊载,全民环保意识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
  城镇水污染防治卓有成效。小角楼酒业、再生纸业、启昌食品、江口醇酒业、金凤茧丝绸公司华丰油脂公司等重点工业企业全部实现达标排放,灵山金星、元山富强、富源等规模化养殖场对养殖污染进行了有效治理,坦溪、荔枝、澌滩等场镇污染采用“化粪池+人工湿地”治理模式进行了规范整治,依法关闭了21家生产工艺落后的砖瓦窑厂……水污染防治22项整改目标基本得到落实。“十一五”来,各级各部门污染治理投入累计达到1910万元,日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350立方米(不含县污水处理厂投资和处理能力)。全省通报显示,境内巴河全流域水质达到Ⅲ类标准,县城饮用水源水质达到Ⅱ类标准,全县水环境质量整体达标。
  环保监管能力显著提高。近年来,全县环境监察监测能力标准化建设,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配备了环境监察用车3辆,环境监测用车2辆,添置了50余万元的仪器设备。县政府坚持逐年安排资金不断补充完善,按照引进优秀大学生有利政策,2008年以来共引进环境及相关专业人才8名,充实到环境执法监测第一线,有效解决了环保专业人员缺乏问题。。
  水是生命之源。水污染防治关乎民生,关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关乎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平昌县水污染防治工作在县人大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一定会不断取得新的成绩,“生命之源”一定会更加洁净和安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