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要闻 >

为“两个加快”营造良好氛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时间:2011-03-23 来源:四川日报
  

  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座谈会在蓉举行
  刘奇葆会见胡占凡一行
  3月22日上午,由光明日报社、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四川党建期刊集团承办的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座谈会在成都隆重举行。来自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部和国防大学等国内四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及我省理论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深入研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丰富的精神内涵及宝贵的时代价值。
  3月21日晚,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会见了来川出席会议的光明日报社总编辑胡占凡一行。刘奇葆在会见时说,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光明日报大力宣传四川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重大成果,大力宣传四川化危为机、加快发展的巨大成绩,极大鼓舞了灾区人民战胜灾难的信心和决心。刘奇葆希望光明日报社进一步加大对四川各项工作特别是对社科理论工作的支持,帮助我们提炼蕴涵在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和加快发展中的宝贵精神财富,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四川“两个加快”营造良好氛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胡占凡在会见时说,四川人民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人间奇迹,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精神财富。这次光明日报社与四川省共同举办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座谈会,就是要对四川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过程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方面的思想和理念进行深入的研讨和总结,让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更好地激励人、鼓舞人。
  座谈会上,来自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部、国防大学、四川省委党校、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们先后发言,就“灾后重建检验中国共产党抵御风险能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汶川灾后恢复重建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党的生命根基”、“论汶川精神”、“灾后恢复重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四川灾后文化重建的价值取向”、“灾后重建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炼”等主题进行研讨,形成了一大批观点新颖、见解独到、意义重大的理论成果。
  胡占凡在座谈会上致辞时说,“5·12”汶川特大地震既是一场重大灾难,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一场重大考验。从本质上说,抗震救灾是一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实践,广大军民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来的昂扬精神风貌,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效。抗震救灾实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新初在座谈会上致辞时说,要最大限度发挥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政治效应、文化效应和社会效应。要深入挖掘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背后蕴藏的宝贵思想和伟大精神,从理论层面和思想高度把具体性经验提炼为普遍性的发展模式,把区域性的重建成就转化为全国性的发展信心,把阶段性的精神动力升华为长久性的精神财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出既鲜活生动、又广泛持久的教育感召作用。
  德阳、雅安、绵阳等重灾市(州)党委宣传部代表在座谈会上作了发言。

------分隔线----------------------------